• “老三線”企業加速轉型 “科技”“智慧”成為新名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7-29





      功能不一的機械臂“各司其職”、自動導向小車有序穿梭……在國家老工業基地甘肅省天水市,“老三線”企業在轉型中煥發生機,“科技”“智慧”成為新名片。


      走進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林公司”),數十條全自動數控化軸承磨裝生產連線正在忙碌作業。在線檢測、在線裝配、在線包裝,智能化加工設備縮減了用工時間,自動導向小車來回穿梭,適配不同的配送需求。


      “通過MES智能制造系統的智能制造與大數據分析,我們實現了全方位的數字化管理,產品交付期從以前的75天縮減至35天。”海林公司生產處處長鞏廣軍說。


      甘肅天水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天水成為企業內遷重要目的地。30余家企業從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陸續遷入或新建至天水,逐漸形成了較為齊備的工業體系。


      海林公司的前身是原機械工業部投資興建的三線企業,眼下已是我國重要的圓錐滾子軸承專業制造商之一。和許多老國企一樣,海林公司曾因轉型較晚,受市場沖擊大。近年來,借助搬遷工業園區的機會,企業加速升級,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形成智慧工廠的運行格局。


      在海林公司的智慧能源控制中心,記者看到各類能源實時數據及設備監控畫面。能源管理中心主任陳新軍介紹,利用磨削液集中過濾循環系統、余熱利用系統及智慧監控系統等智能化設備,企業實現了有害氣液“零排放”,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023年,該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近年來,甘肅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目標,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近三年,僅天水市實施“三化”改造項目89項,累計完成投資144.39億元。


      改造升級讓“老三線”企業也觸碰到了高質量發展的脈動。


      走進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的機床裝備現場,機床研究院副院長潘強正在調試一臺待發貨的機床。設備隨后將發往連云港。


      半個世紀前,星火機床技術水平行業領先,自行設計生產的車床設備全國馳名。


      當傳統產品不再滿足市場需求,“老三線”企業需要創新和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潘強說,通過加強基礎理論研究,4年時間里,企業不僅實現了高檔數控機床90%的國產化及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還通過三次技術迭代,研發了規格更大、結構更優、適用更廣的高檔數控機床,再次回到行業前列。


      “以前參加機床展會,先進的高端機床都是國外生產的。”潘強說,現在公司生產的高檔數控機床也吸引了很多外國客商和廠家的目光,機床外觀、功能、自動化程度等方面都具備優勢。


      如今,天水星火機床生產的大重型數控臥式車床、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等6大類300多種產品,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重型數控臥式車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4%。


      “老三線”企業曾經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為國防和地方工業經濟發展做出特殊貢獻。天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胡亞軍說,當地還將持續加快裝備制造業改造升級、工藝提升、產能擴大,挖掘培育“老三線”企業的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積極適應市場變化,與時代同頻。(記者 王博 文靜)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