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存款持續“搬家” 銀行理財規模破30萬億元大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19





      一邊是企業存款大幅減少,一邊是銀行理財規模破30萬億元大關。今年前7個月,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23萬億元,而據中信證券測算,7月末理財規模增長至30.30萬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受銀行“手工補息”被叫停和治理資金空轉的影響,銀行理財成為企業投資者更理想的選擇。接下來,銀行理財公司在產品設計上應更注重“靈活性、風險控制、收益穩定性”,從而為投資者構建更為穩固的收益防線。


      “手工補息”整改已步入尾聲


      8月13日,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66萬億元,但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23萬億元。


      “企業存款明顯下滑,尤其活期存款下降更為明顯。”光大銀行宏觀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這主要與監管層叫停“手工補息”、整治資金空轉及去年存款基數高等有關。


      據了解,“手工補息”整改已步入尾聲。央行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截至6月末,21家全國性銀行整改進度已超九成。監管層規范銀行存款“手工補息”行為,主要是為了強化存款利率調整效果,提高銀行利率定價能力,維護市場合理競爭秩序,緩解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增強其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手工補息”被叫停后,企業存款去了哪里?理財產品是一個重要去處。根據同花順統計,今年上半年,622家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占比從2023年的7.92%提升至9.08%;上市公司認購的存款類資產占比為77.9%, 對比2023年同期83.2%的占比明顯下降。


      另一個數據可為佐證。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96萬億元。對此,周茂華表示,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大部分來自理財資管產品資金流入后形成的存款,其中包括產品底層資產用于配置存款。


      企業客戶穩健理財需求旺盛


      面對企業旺盛的理財需求,理財公司針對法人客戶密集開啟了低波穩健類產品營銷。


      8月14日,工銀理財官微就推薦了多款法人理財產品,其中“天天鑫添益”低波紅利策略固收增強開放式法人理財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2.76%,“鑫添益”最短持有30天固收增強開放式法人理財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2.97%。


      記者梳理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在對公產品的設計上,多偏重低波穩健、流動性強等特點。“現金管理類和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是近期企業投資者的優選。”一位銀行理財人士透露,當前,企業投資者在資產配置領域的偏好正經歷深刻轉型,表現為對低風險、穩定收益、靈活管理理財產品的強烈需求。


      普益標準研究員屈穎解釋稱,上述這類產品之所以備受青睞,是因其精準對接了企業客戶對于風險規避與穩定回報的雙重需求。其中,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流動性管理能力強,不僅可保障資金的靈活調度,還展現了優于傳統活期存款的收益潛力。


      銀行理財市場擴容提質


      據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測算,今年7月理財規模環比大幅增長1.78萬億元至30.30萬億元,而2018年至2023年7月環比增長規模均值為1.69萬億元。


      具體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承擔了主力作用,規模占比進一步提升。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7.6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88%,較去年同期增加1.73個百分點。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預計,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將有4萬億元至5萬億元的增量,今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將達34萬億元。(記者 黃坤)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