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巖氣有新發現 煤層氣單月產量創新高 非常規油氣產量穩中有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29





      近期,國內頁巖氣和煤層氣呈現較強增產勢頭。頁巖氣產量方面,中國石化涪陵氣田累計產量突破650億立方米,按照一個家庭日消耗0.5立方米天然氣計算,可滿足約1.3億個家庭使用一年。而位于四川盆地的兩口頁巖氣探測井近日也接連獲高產工業氣流,具備規模增加儲量潛力,對推動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此外,山西正加大煤層氣增產保供力度,今年6月煤層氣產量13.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49.4%,創單月煤層氣產量歷史新高。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國天然氣產量2324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去年突破96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43%,成為增儲上產重要增長極。其中,致密氣全年產量超600億立方米,頁巖氣全年產量250億立方米,煤層氣全年產量117.7億立方米。


      國信證券相關研報顯示,2016年開始,受低油價沖擊,國內油氣勘探開發投資持續下降,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9年,國家能源局正式實施油氣行業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國內石油企業加大勘探開發資金和科技投入力度,上游勘探成果密集顯現。2018-2023年,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成為天然氣產量重要增長極。未來,隨著勘探開發不斷拓展和工程技術進步,非常規天然氣的產量和經濟性有望繼續提升,成為未來我國天然氣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期從事煤層氣開采的企業人士表示,近年來,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工程技術與裝備創新取得新突破,為我國油氣增儲上產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勘探開發不斷拓展和工程技術不斷進步,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和經濟性有望繼續提升。"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在非常規天然氣鉆井技術、壓力技術、完井技術、增產改造和智能化技術等綜合應用和推助下,未來產量的占比將有望超過50%。"


      從技術攻關看,目前陸上勘探開發形成非常規、深層超深層、超深高壓氣藏等重大理論與技術體系,實現3500米以深頁巖氣及2000米以深煤層氣開發技術突破;工程技術形成水平井快速鉆完井技術、深井超深井鉆完井技術、升級體積壓裂工藝等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特深井鉆機建造成功并投入使用。


      海上圍繞深水深層、稠油低滲透、高溫高壓等新領域,構建了海洋能源自主技術和裝備體系;首條旋轉導向鉆井和隨鉆測井"璇璣"系統智能化生產線建成投產;建造"深海一號"等一批深水超大型海洋平臺,工程建設能力實現從300米水深到1500米水深的重大跨越。


      從管理模式看,我國目前正在不斷嘗試打破傳統石油"接力式"勘探開發模式,以適應非常規油氣開發需求。參與建設的各方正逐漸形成全產業鏈的系統管理模式,助力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認為,形成新一代適應深層、深水、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理論、技術、裝備與高效的施工作業隊伍,是目前實現油氣高效益、低成本開發的關鍵。


      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高級專家何愛國此前公開表示,未來,非常規油氣規模化發展還須從四方面進行突破:一是以降低非常規油氣開發成本為目標,提升工程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創新建立非常規油氣效益開發模式、集約布井方式、 高產壓裂機理、高效驅油/采氣機理、低熟頁巖油原位轉化機理等開發理論技術體系,形成中國特色非常規油氣工程理論體系。同時,加快攻關并推廣一批制約非常規油氣高效動用的工程技術,推動非常規油氣規模效益開發;二是積極實行"全產業鏈""一體化"管理模式,按照"多層系、 立體式、大井叢、工廠化"思路推進非常規油氣示范區建設,建立工廠化"批壓批采"模式施工 技術標準,提高非常規油氣鉆井壓裂效率;三是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全面提升非常規 油氣工程作業智能化水平、風險管控能力、工程質量及運行效率,提高非常規油氣產業鏈現代化 水平;四是有效推進市場化運作與社會化支持,合理制定非常規油氣開發的支持政策。(記者 渠沛然)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