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03





      6日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舉行的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現場會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經過各級水利部門近3年來積極行動、科學規劃、有力推動,我國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已由積極探索、先行先試進入全面深化推進和強化應用的新階段。


      測量機器人、巡查無人機、“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網……記者在丹江口大壩現場看到,借助數字孿生技術,丹江口大壩已經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動態監控體系。


      據介紹,十四五以來,水利行業協作奮進,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截至目前,我國基本完成時間跨度至2035年的行業頂層設計,建成了數百處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等新型基礎設施;基本形成了涵蓋23顆遙感衛星、2500架無人機、1.5萬處視頻點位,15.5萬個地面水文報汛站、千萬級工程安全監測點位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


      此外,55類1600萬個水利對象的全國水利數據底板基本建成,產匯流計算、多維洪水演進與淹沒分析、水庫調度、河冰動力學、潮汐上溯影響及咸情分析等40余項自主可控水利專業模型研發應用取得重要突破,水利人工智能大模型實現業務化應用。


      水利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共享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為洪水災害防御和水資源管理等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在2021年黃河秋汛,2022年長江、珠江流域抗旱保供水,2023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杭州亞運會供水保障,2024年湖南團洲垸、吉林蛤蟆河、內蒙古老哈河險情處置等重大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國英表示,數字孿生水利是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標志,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關鍵舉措,要繼續堅定不移推動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加快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李思遠、劉詩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