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認真貫徹會議精神,落實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推動上市公司持續優化經營、規范治理和回報投資者,助力信心提振、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2月1日,深交所“質量回報雙提升”專項行動正式啟動。約140家創業板白馬股、權重股、龍頭股公司踴躍響應,圍繞增強聚焦主業意識、提高創新發展能力、提升投資者回報水平等方面提出相關務實舉措,以實招、硬招充分展現創業板公司“重質量、重回報”的鮮明特征。
“做優做強”主業 重視科技創新夯發展之基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開板十五年來,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特色日益鮮明,培育壯大了一批聚焦主業、堅持創新、業績優良的高成長企業。
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140家創業板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334.32億元,實現凈利潤921.38億元,經營業績總體向好。其中,逾六成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過半數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近五成公司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
深耕主業、做精專業,以實際行動響應新“國九條”要求,如邁瑞醫療聚焦主業發展,圍繞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業務領域深耕,通過30余年發展、20余年海外布局,目前已擁有國內同行業中最全的產品線,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銷往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再如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的特銳德亦深耕主業、持續創新,中高端箱式電力設備產品已經取得了中國鐵路市場以及電力市場領先的行業地位;同時,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公司高壓預制艙式變電站產品和新能源箱變產品的中標份額位居行業前列。
產業鏈龍頭企業的每一次創新突破都在持續引領行業技術的迭代升級。作為各細分領域的代表,不少披露“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的創業板公司也積極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重視研發投入,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數據顯示,140家公司去年研發投入金額合計達826.54億元,較2022年增長13.91%,平均研發強度約9.56%。如匯川技術通過長期高比例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創新。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26.24億元,同比增長17.71%,研發人員數量合計5482人,同比增長14.38%,并累計獲得3297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
落實投資者為本理念 加大現金分紅力度強回報
隨著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機制的不斷完善,穩健向好經營的同時,創業板公司近年來分紅能力及意愿也穩步提升。“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中,創業板公司紛紛表示,將繼續根據所處發展階段,統籌業績增長與股東回報的動態平衡,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優化分紅節奏,持續提升股東回報水平;同時也持續以實際行動回報投資者,積極與投資者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數據顯示,前述140家公司中,有96%實施了2023年度現金分紅,合計分紅697.70億元,平均分紅比例43.24%,分紅總額及比例均創歷史新高。
以寧德時代為例,公司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包含年度現金分紅和特別現金分紅,一方面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20.11元作為年度現金分紅;另一方面,為積極貫徹“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30.17元作為特別現金分紅,合計分紅金額高達220.60億元,股利支付率約50%。
積極響應政策指引和投資者訴求,藍思科技也不斷提高分紅率,2023年度合計現金分紅14.82億元,股利支付率達到49.06%。自公司2015年上市以來,公司歸母凈利潤合計203.35億元,現金分紅累計超74億元(含回購股份),保持較高的分紅水平,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對投資者積極進行現金回報是建立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公司后續繼續聚焦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完善治理,不斷擴大在本行業的優勢地位,用實際行動為公司的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進行更多投資者回報。”藍思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已有23家公司積極響應新“國九條”中“一年多次分紅”號召,對2024年中期分紅作出了安排。如邁瑞醫療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同意授權董事會在符合利潤分配的條件下制定具體的2024年中期分紅方案;2024年半年度,在綜合考慮投資者的回報需求和公司的長遠發展,在保證正常經營業務發展的前提下,公司向全體股東合計派發現金股利49.23億元,分紅比例達65.11%。
另外,還有不少披露“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的創業板公司堅持每年持續分紅,在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方面作出表率。如安科生物上市以來持續分紅,連續15年現金分紅,累計已實施的現金分紅金額22.45億元,是IPO及再融資實際募集資金的2.27倍,占期間累計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63.26%。
積極提升投資價值 “真金白銀”回購增持穩信心
與分紅齊頭并進的是,專項行動啟動以來,這些創業板標桿企業也正通過開展回購的方式,與投資者共享公司發展成果,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質量回報雙提升”專項行動啟動以來,140家公司中有57家實施了“真金白銀”的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達60.42億元,表現出用回購工具維護公司價值的強烈意愿。
對于投資者而言,回購股份注銷使得公司總股本減少,在當期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改善每股收益及每股凈資產回報率等關鍵財務指標,更具含金量。與此同時,“注銷式回購”不斷涌現,智飛生物、中科創達等創業板公司通過回購股份后依法注銷的方式,著力提升投資價值,響應新“國九條”的要求。
不少公司的大股東及管理層也通過積極增持股份的方式,彰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提升投資者情緒,進一步夯實“市場底”。如先導智能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燕清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于2023年10月披露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實施期限6個月;2024年4月,增持計劃完成,增持金額合計1.50億元。再如2024年6月,鼎龍股份控股股東、共同實際控制人朱雙全和朱順全,董事、財務負責人姚紅等7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合計使用3613.89萬元通過員工持股平臺間接增持公司股票。(記者 韋夏怡)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