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無人機產業規模水平持續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01





      在廣東珠海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一款我國企業研制的大型智能貨運無人機——白鯨航線W5000展出亮相,吸引不少目光。這款無人機翼展20多米,載重量達5噸,商載航程可達2600千米,未來在物流運輸等領域具有較大應用價值。本屆中國航展還展出多款用于載物、應急、巡檢等功能的無人機裝備。


      當前,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情況如何?近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發布《2023—2024中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根據《報告》,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無人機實名登記數達198.7萬架,比2023年底增加72萬架;共頒發無人機駕駛員執照22萬本,比2023年底增加13.9%。


      《報告》表明,我國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無人機出口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占全球70%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無人機產業在產業規模、科技創新、政策法規、市場應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展,成為引領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規模逐步擴大。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用無人機研制企業已超過2300家,量產的無人機產品超過1000款。2023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1174.3億元,同比增長32%。


      技術加快創新。無人機與人工智能、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機型迭代越來越快。無人機相關產品涵蓋多旋翼、固定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地面站、各類吊艙、機庫以及后臺信息處理平臺等,全譜系的產品序列和解決方案逐步形成。


      政策相繼完善。近年來,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民航局等多部門出臺措施,在無人機生產、運行、應用、創新上做好政策銜接,完善法律法規。


      場景日益普及。無人機在農林植保、地理測繪、警務安防、應急監測等成熟應用基礎上,不斷開發通信中繼、氣象探測、室內飛行等新場景。此外,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技術日趨成熟,城市空中交通、短途物流運輸等場景加快邁向商業化運營。今年1至8月,全國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1946.1萬小時,同比增長15.6%。


      “低空經濟發展正當其時,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守住安全這個底線。”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胡振江表示,低空飛行安全是世界級難題,“隨著低空飛行規模快速增長,只有建設智慧的新型基礎設施、智能的保障體系和先進的監管體系才能推動實現低空飛行安全。”


      “我國無人機產業在快速發展,同時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挑戰。一方面,無人機種類多、用途廣、技術迭代快,各行各業都有旺盛需求。另一方面,相關技術標準尚不完善,標準化建設跟不上產業步伐。”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建議,加快制定無人機領域技術標準,完善無人機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更好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記者 邱超奕)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