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專利“含金量”提升產業“含新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07





    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超16萬億元——


    以專利“含金量”提升產業“含新量”


      日前公布的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6.871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3.04%,提前完成《“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下稱“十四五”規劃)中“到2025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 GDP比重將達到13%”的目標。


      普查結果還顯示,從內部構成看,新裝備制造業規模最大,增加值為4.8808萬億元,占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8.9%;其次是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增加值為3.9322萬億元,所占比重為23.3%;再次是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為3.2101萬億元,所占比重為19.0%。


      “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不斷壯大專利密集型產業,是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中的目標,充分說明了我國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已見成效,專利價值實現穩步推進,專利制度績效顯著提升,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正在形成。”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許春明說。


      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的持續上漲,離不開產品端的精準發力--培育具有專利保護強度高、專利價值貢獻高、產品競爭力對專利依賴度高等特征的專利密集型產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培育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作出專項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落實方案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舉措。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中國專利保護協會認定了首批2383件專利密集型產品,相關工作平穩起步;202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擴大備案覆蓋面,以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為重點,廣泛組織企業開展專利產品備案工作,企業參與備案的積極性顯著增強;加強宣傳推廣,如支持中部六省舉辦專利產品展覽,專利密集型產品的社會關注度、影響力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專利質量和轉化運用情況為導向,進一步優化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認定標準。近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根據認定標準,對2024年度擬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進行公示,涉及認定產品3000余件,年總產值超9000億元,年出口總額超1300億元。數據顯示,與2023年相比,擬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數量、年產值和出口總額,增幅均超過1/3。


      “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規模效益進一步擴大,專利技術在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中的市場價值持續體現。”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在國家知識產權局2024年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一件件專利密集型產品,一個個專利密集型產業,為推動各地塑造發展新優勢添油加力:


      在浙江,專利密集型產品的培育和推廣進展顯著。浙江建設全國首個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和推廣中心,設立6個產業類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基地;啟動運營全國專利密集型產品線上展館,持續推動優質企業和產品項目招商落地;開發了以專利密集型產品價值評估結果為依據的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截至2024年10月底,浙江省已有280家創新主體的415件產品被認定為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品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在西安,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成為推進西安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重要抓手。西安圍繞重點產業鏈技術需求,開展專利密集型企業培育;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推動重點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累計促成上百件專利就地轉化;發行了以專利為核心標的資產的技術產權證券,總規模5.27億元,首期為12家企業融資1億元。


      促進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的各種創新途徑在各地不斷拓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快速成長,也支撐著產業發展效能快速提升。


      “可以預見,隨著不斷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高質量創造機制,持續健全運行高效順暢、價值充分實現的運用機制,知識產權的經濟貢獻度將會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將更有成效。”許春明說。(記者 蘇悅)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