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路徑推動低濃度瓦斯回收利用 煤炭生產再遇減排新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3





      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產側減排的關鍵舉措之一,近年來在我國政策支持下取得一定成效,大部分煤礦瓦斯能夠實現資源化利用、補充能源供給、提供經濟價值。


      但與傳統能源生產銷售相比,瓦斯回收利用項目利潤有限,較難調動企業積極性。當前大部分甲烷回收和利用項目主要針對高濃度瓦斯,而低濃度瓦斯利用市場接受度不高。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甲烷體積濃度低于8%的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以下簡稱《方法學》),為回收利用潛力大但經濟性不足、市場接受度不高的低濃度瓦斯回收利用技術創造了新發展機遇。


      回收利用潛力巨大


      煤炭生產過程中常會開采出俗稱"瓦斯"的伴生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多年來,我國煤礦瓦斯檢測、抽采技術不斷完善。但瓦斯排放造成的污染仍較大,占煤炭生產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一半以上。


      甲烷控排在支撐全球氣候目標中發揮關鍵作用。聯合國環境署指出,實現1.5℃目標需要全球甲烷排放在2030年下降40%-45%。2023年,我國發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針對所有甲烷排放領域制定減排方案,其中也包括煤礦瓦斯回收利用。


      除造成碳排放外,瓦斯通常也被視為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隱形殺手",可能造成礦工窒息或煤礦爆炸。但瓦斯同時也是重要的天然氣資源。"我國煤礦瓦斯資源豐富,2000米以淺地質儲量達30萬億立方米以上,可采儲量12.5萬億立方米以上,約占常規天然氣的1/4左右,是我國天然氣資源的重要補充。"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測學院教授李勇表示,我國煤礦瓦斯儲量分布相對集中,華北和西北區域占比達84.4%,主要集中在山西、新疆、貴州,三省區儲量約占全國的63%。


      《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到,一批煤礦企業近年來持續探索抽采瓦斯利用,通過燃燒瓦斯發電,支撐礦區電力供應,并通過熱電聯產的形式進行供暖或提供洗浴熱水,取得良好效益。


      落基山研究所發布的《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顯示,2020年我國井下瓦斯抽采量接近130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長近5倍,瓦斯利用量達到58億立方米,相比2005年增長4.8倍。在政策和技術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煤礦瓦斯抽采利用量大幅度上升。


      低濃度利用有待加強


      "瓦斯濃度不同,利用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高濃度瓦斯可以增壓集輸長距離利用,而低濃度瓦斯則可就地就近提純發電。"李勇表示,受多重因素影響,低濃度瓦斯開發利用遠遠低于預期。實際生產中,低濃度瓦斯利用面臨諸多技術和成本難題。首先,低濃度瓦斯提純成本高,利用過程對技術和設備要求高。此外,大多數礦井未配套利用項目,一般都直接對空排放。


      《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顯示,與傳統能源生產銷售相比,瓦斯回收利用項目的利潤有限,較難調動企業積極性。目前大部分甲烷回收和利用項目針對甲烷濃度大于等于30%的高濃度瓦斯,這一類瓦斯具有較高熱值,在利用過程中能產生更多能量,進而獲得更高收益。而風排瓦斯利用技術、低濃度瓦斯直燃技術的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有限,限制了其推廣和應用。


      李勇指出:"8%的甲烷濃度是低濃度瓦斯能否經濟有效利用的重要分界線。從現有瓦斯利用技術層面看,30%以上的高濃度煤礦瓦斯可以直接利用,濃度為8%-30%的抽采瓦斯也可用作發電并產生一定經濟效益。而甲烷濃度低于8%的抽放瓦斯以及濃度低于0.75%的風排瓦斯,則由于技術限制,目前難以實現有效捕集和穩定燃燒,大多直接排放至大氣中。"


      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風排瓦斯所含甲烷約占我國正在生產煤礦瓦斯甲烷總量的81%,其每年排放量相當于"西氣東輸"1年的輸氣量,產生的溫室氣體效應約為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副產物各有應用潛力


      從去年的征求意見稿,到近期發布的正式版,《方法學》優化項目適配,為回收利用潛力大但經濟性不足、市場接受度不高的低濃度瓦斯回收利用技術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對目前無法利用的甲烷濃度高于或等于8%且抽采純量大于或等于10m3/min的低濃度瓦斯,應進行銷毀處理。相比先前的征求意見稿,《方法學》正式稿將適用性從"甲烷銷毀"調整為"甲烷銷毀并利用"。這意味著,對于濃度在8%以下的瓦斯,不僅要按照標準銷毀,銷毀產生熱量或副產物也要加以利用。


      李勇表示,不同類型銷毀方法帶來的副產物各有應用潛力。"例如,催化銷毀通過催化劑將甲烷轉化為甲醇等產物,進一步可轉化為化工原料或能源。而熱解是將甲烷分解為氫氣和固體碳,減少排放并獲取氫氣作為能源。生物轉化則利用微生物技術,將甲烷轉化為甲酸、乙醇等化學品,既環保又具有應用潛力。"但他同時也表示,當前燃燒仍是最主流的甲烷銷毀方法,可將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雖然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但相較甲烷,其溫室效應強度較低。


      但在《方法學》征求意見稿中,無論瓦斯回收產生的熱量是否利用,其可能替代的其它能源產生的碳減排都不予考慮。而在正式版的《方法學》中,供熱部分替代減排量被納入,并簡化了計算方法。一個年回收量約500萬立方米的甲烷項目,可因這一改動增加減排量1萬噸左右。此外,簡化銷毀率監測、增加保守算法、細化瓦斯濃度測算等進一步優化了《方法學》內容,為煤礦瓦斯發揮綠色價值提供更多機會。(記者 楊沐巖)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