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繼續平穩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30





    《中國小龍蝦產業調查分析報告(2025)》發布

    去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繼續平穩發展


      2024年是小龍蝦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盡管面臨成本壓力與市場波動,但技術創新、結構優化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電商、直播等新興渠道的興起也為小龍蝦預制菜的增長提供了助力。2024年,我國小龍蝦產業延續了近年來的平穩發展基調,產業規模保持穩定,總產值突破4600億元。近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發布的《中國小龍蝦產業調查分析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未來,通過提高苗種自給率、強化產業鏈協同、加大政策支持等多項舉措,我國小龍蝦產業有望實現可持續發展。


      非主產區小龍蝦養殖異軍突起


      《報告》顯示,2024年,小龍蝦養殖面積約3000萬畝,總產量超300萬噸,與2023年基本持平。在小龍蝦養殖分布中,湖北、安徽、湖南等傳統主產區依舊是產業的中流砥柱,不過在2024年,這些地區的養殖面積增速明顯放緩。與主產區形成對比的是,廣西、四川、海南等地的非主產區小龍蝦養殖異軍突起,憑借錯峰養殖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報告》指出,非主產區利用獨特的氣候優勢,發展反季節養殖,成功避開了小龍蝦上市高峰期。廣西和海南冬季氣溫比主產區高10攝氏度左右,無霜期比主產區多80多天,非常適合小龍蝦冬蝦(1-3月上市)的養殖,此時正值全國小龍蝦供應淡季,市場價格較旺季高出30%-50%,養殖戶收益頗為可觀,畝均收益超過2000元,吸引了眾多農戶投身養殖,帶動當地養殖面積增長了20%。


      加工企業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


      2024年,小龍蝦加工業呈現出產能與利潤雙增長的良好態勢。《報告》顯示,對41家規模以上小龍蝦加工企業調查統計,2024年這些企業的小龍蝦收購總量達到26萬噸,同比增長11.9%,加工總量逾10萬噸,同比增長14.8%,總產值達到了50.6億元,同比增長13.5%,銷售額為45.7億元,同比增長11.96%,全國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收購量同比增長11.9%,加工量突破150萬噸,總產值達50.6億元。


      從產品結構來看,加工企業正積極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被調查的41家企業中,2024年小龍蝦蝦尾產品同比增長6%,蝦仁增長10.6%,調味蝦增長幅度最為顯著,達到33.3%,而清水蝦(原料蝦)增長不多。《報告》分析,這表明消費者對于方便食用、口味豐富的小龍蝦產品需求日益旺盛。與此同時,加工企業在銷售渠道拓展上也取得了新進展,產品線上銷售占比由2023年的8.03%提升至2024年的9.33%,提高了1.3個百分點,線上銷售占比提升至9.33%,反映出電商平臺在小龍蝦產品銷售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加工企業去庫存工作取得了根本性好轉,部分企業的銷售額大于2024年的產值,被調查的41家企業在2024年全部實現盈利。


      預制菜迎來爆發式增長


      消費者對小龍蝦的熱情依舊高漲,并且在消費選擇上更加理性和挑剔。《報告》顯示,消費者對小龍蝦的需求不再僅僅滿足于"有蝦可吃",而是在性價比和口味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麻辣、蒜香等經典口味依然是市場的中流砥柱,占比超過60%,這些口味憑借其獨特的味覺體驗,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從消費價格區間來看,客單價集中在100-150元區間,這表明消費者在追求品質的同時,也對價格保持著一定的敏感度。在消費群體方面,年輕群體成為消費主力軍,其中90后占比近60%,他們更傾向于通過線上渠道下單,追求便捷、高效的消費體驗,線上消費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小龍蝦預制菜在2024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亮點。隨著電商、直播等興起,小龍蝦預制菜得以快速滲透市場,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品嘗到美味。2024年,小龍蝦預制菜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0%,增速明顯。眾多品牌紛紛布局電商、直播、即時配送平臺等渠道,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口味的小龍蝦預制菜,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短期內面臨諸多挑戰


      《報告》指出,在短期內,小龍蝦產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如養殖成本的持續攀升、加工企業與養殖戶之間的利益分配失衡、國際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


      《報告》分析,推廣智能化投喂技術尤為重要。通過智能設備,養殖戶可以根據小龍蝦的生長階段和實際需求,精準投放飼料,減少飼料浪費,降低成本。生態混養技術也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將小龍蝦與其他魚類或水生植物進行混養,既能充分利用水體資源,又能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態系統,降低養殖風險。


      完善訂單農業模式,規范訂單內容,明確小龍蝦的品種、規格、質量標準、收購價格、交貨時間與地點等關鍵信息,減少模糊條款,避免后期糾紛。政府和行業協會要加強對訂單農業的監管與服務,建立訂單備案制度,對訂單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及時調解糾紛。建立價格聯動機制,綜合考慮小龍蝦的養殖成本、市場供需狀況、加工企業的合理利潤等因素,當小龍蝦市場價格超出波動上限或下限一定比例時,啟動價格調整機制。


      為了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我國小龍蝦產業應加強質量標準建設,從養殖源頭到加工、銷售環節,嚴格把控質量關,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中國小龍蝦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品牌優勢贏得國際市場份額。


      全產業鏈融合成趨勢


      《報告》分析,從長遠來看,小龍蝦產業展現出了一系列積極的發展趨勢。在苗種領域,實現苗種國產化與良種化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目標。目前,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四川等6省已建設省級小龍蝦良種場15家。隨著這些良種場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及相關科研投入的持續增加,預計未來苗種自給率有望提升至80%,這將降低對進口苗種的依賴,保障產業的穩定發展。


      全產業鏈融合是小龍蝦產業發展的又一重要趨勢。"小龍蝦+文旅"模式的興起,為產業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各地紛紛舉辦小龍蝦文化節、美食節等活動,將小龍蝦與旅游、文化、娛樂等元素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帶動了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據統計,節慶活動對小龍蝦產業總產值的貢獻超過10%,成為產業新的增長點。在小龍蝦文化節期間,游客不僅可以品嘗到各種美味的小龍蝦產品,還能參與小龍蝦烹飪比賽等活動,全方位感受小龍蝦文化的魅力。


      政策支持的強化也為小龍蝦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小龍蝦產業將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等方面獲得更多資源和支持,進一步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記者 王佳儀)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