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A股上市銀行2025年一季報悉數披露,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具體來看,24家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增,國有大行業績表現穩健,城農商行增速搶眼。市場研究機構認為,全年銀行業盈利增速料保持穩健,需關注后續穩內需、穩外貿的宏觀政策效果,以及貨幣政策通過降準、再貸款利率下調等方式對于息差的呵護。
24家營收凈利雙增
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4473.6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726.54億元下降1.72%;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639.7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708.15億元下降1.20%。
個體層面,多數銀行一季度都實現了業績正增長。其中,26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30家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時增長的有24家。
國有大行業績表現穩健。一季度,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39.SH)、農業銀行(601288.SH)、中國銀行(601988.SH)四家銀行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分別為2127.74億元、1900.70億元、1866.74億元和1649.29億元,郵儲銀行(601658.SH)、交通銀行(601328.SH)分別為893.63億元和663.74億元。從歸母凈利潤看,六大行均位列“百億元”陣營,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1.56億元、833.51億元、719.31億元、543.64億元、252.46億元和253.72億元,其中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實現同比正增長,增幅分別為2.20%、1.54%。
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600036.SH)營業收入依然遙遙領先,一季度為837.51億元,興業銀行(601166.SH)、中信銀行(601998.SH)也超過500億元,分別為556.83億元和517.70億元。從營收增速看,民生銀行(600016.SH)、浦發銀行(600000.SH)營收實現正增長,一季度增幅分別為7.41%、1.31%,華夏銀行(600015.SH)、平安銀行(000001.SZ)營收則明顯縮水,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17.73%、13.05%。從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看,9家在A股上市的股份制銀行呈現“四升五降”格局,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601916.SH)、光大銀行(601818.SH)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多,華夏銀行的歸母凈利潤金額和增幅均處于墊底位置,該行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0.63億元,同比下降14.04%。
城農商行則普遍保持業績正增長,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與發展活力。Wind數據顯示,27家在A股上市的城農商行中,22家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常熟銀行(601128.SH)以10.04%的增幅居首;24家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杭州銀行(600926.SH)、齊魯銀行(601665.SH)、青島銀行(002948.SZ)、常熟銀行增幅均超過10%,分別為17.30%、16.47%、16.42%和13.81%,江蘇銀行(600919.SH)、青農商行(002958.SZ)等10家增幅也在5%以上。不過,廈門銀行(601187.SH)一季度營收凈利潤均出現雙位數下滑,在27家城農商行中表現墊底,該行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2.14億元,同比下降18.42%;歸母凈利潤為6.45億元,同比下降14.21%。
中金公司研究認為,總體而言,一季度銀行利潤負增長、低于預期的最主要原因來自債市利率大幅波動導致的投資收益下降,但信貸需求偏弱、息差的壓力、零售貸款信用風險的上升同樣值得關注。全年銀行利潤仍有望轉正,但關鍵因素在于后續穩內需、穩外貿的宏觀政策效果,以及貨幣政策通過降準、再貸款利率下調等方式對于息差的呵護。
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戴志鋒表示,盈利驅動因子拆分來看,息差、手續費貢獻邊際擴大,其他非息、規模支撐有所下降。展望全年,重定價后大行息差壓力后續有緩釋,城農商OCI(其他綜合收益)儲備可觀,銀行收入端壓力可控,資產質量能保持穩健,盈利增速亦能保持穩健。
資產負債規模穩步擴張
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呈現出規模增長、結構優化的特點。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超15萬億元、新增貸款達9.78萬億元,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剛剛披露完的上市銀行一季報也顯示,以六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上市銀行在資產端和負債端保持擴張態勢。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42家上市銀行總資產合計為314.02萬億元,較上年末的302.13萬億元增加11.89萬億元,14家銀行總資產規模較上年末增加5%以上。國有大行均實現資產規模穩步擴張,工商銀行突破51萬億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總資產達51.5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73萬億元、增長5.58%,資產規模與增速均位居六大行之首;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資產規模均在40萬億元以上,分別為44.82萬億元和42.79萬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3.66%和5.48%。
在信貸投放上,上市銀行積極響應實體經濟發展需求,進一步增強信貸投放力度。例如,工商銀行主動對接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一季度,該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投放、債券投資合計增加1.85萬億元,精準支持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普惠、民營、涉農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
負債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42家上市銀行總負債合計為289.59萬億元,較上年末的278.03萬億元增加11.56萬億元,14家銀行總負債規模較上年末增加5%以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總負債均超過40萬億元,分別為47.49萬億元、41.68萬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5.91%、3.82%;建設銀行總負債為39.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79%;郵儲銀行也實現接近4%的增幅,該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總負債為16.6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9%。
與此同時,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低于1%,17家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
戴志鋒表示,銀行業2025年一季度年化不良生成率為0.64%,環比降低9個基點,同比增加2個基點,不良生成抬頭趨勢邊際有所改善。不良率環比下降1個基點至1.23%,延續穩中有降態勢。2024年末,關注類貸款占比較2024年6月末下降1個基點至1.71%,行業未來不良壓力可控。中信建投證券研究也表示,展望2025年,預計不良率、撥備覆蓋率能夠保持穩定合理區間,房地產保持見頂后穩中有降的趨勢,但零售、小微信貸的資產質量需要進一步關注。(記者 張小潔)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