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7日獲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圍繞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產品體系和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配套支持機制等方面,對支持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提出若干舉措。
根據公告精神,5月7日,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關于推出科技創新債券 構建債市“科技板”的通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也同步配發相關通知文件,進一步提出了拓寬發行主體、靈活募集資金使用、簡化信息披露等細化支持措施。
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市場“科技板”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未來科技型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的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并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
根據公告,相關舉措包括:一是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以下簡稱股權投資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科技創新債券含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二是發行人可靈活設置債券條款,鼓勵發行長期限債券,更好匹配科技創新領域資金使用特點和需求;三是為科技創新債券融資提供便利,優化債券發行管理,簡化信息披露,創新信用評級體系,完善風險分散分擔機制等;四是將科技創新債券納入金融機構科技金融服務質效評估;五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供貼息、擔保等支持措施。
在支持主體方面,公告特別提出了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的支持。專家指出,股權投資機構在支持科技創新,特別是促進資本形成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在債券市場發債融資比較少,且單由其自己發債融資,期限較短、成本也相對較高。相關政策支持投資經驗豐富的頭部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投機構等發行長期限債券,有利于股權投資“募投管退”形成良性循環,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另外,公告也提出“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散分擔機制”。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5月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將借鑒2018年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經驗推出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由人民銀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貸款資金,可以購買科技創新債券,同時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一起,采取多樣化的增信措施,共同參與分擔債券投資人的違約損失風險,有效降低股權投資機構的發債融資成本,支持其發行更長期限債券,比如8年期、10年期債券。
根據公告,“科技板”在機制設計上也有多項創新。如,允許發行人靈活選擇發行方式,創新設置了含權結構、發行繳款、還本付息等條款;簡化信息披露規則,允許發行人與投資人約定豁免披露事項;打破傳統以資產規模為重心的評級思路,建立適合科技創新領域的評級方法等。業內人士認為,這都將有效提升科技創新債券的發行效率和融資可得性。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總規模達183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具有資金籌集規模大、成本低、期限長的特點,投資者眾多、市場成熟度高,能夠為科技創新領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增量資金。據記者了解,債券市場“科技板”將聚焦國家科技戰略需要,加大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和科技型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其中,重點支持的科技產業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
“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債券、優化信貸服務、擴大股權投資、創設風險分擔工具并強化保險保障,可以形成‘債-貸-股-保’聯動的全周期支持體系,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接力式資金支持。”中債資信企業與機構部負責人孫靜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潘功勝表示,目前市場各方響應非常積極,各類型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正與人民銀行、證監會溝通,對接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意愿。初步統計,已有近100家市場機構計劃發行超過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預計后續會有更多機構參與。
另據記者了解,多家證券公司也正積極籌備科創債的申報和發行,約160億元證券公司科創債有望于近期落地。與此同時,證券公司科創債的相關配套支持措施也在研究中,不久將漸次落地,如支持證券公司發行科創債,募集資金出借給另類子公司用于科創領域股權投資,支持考核證券公司債券發行規模相關指標時將科創債予以扣除等。(記者 張莫)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