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豐調箱”到“原箱直發” 快遞包裝“瘦身”倒逼食品行業減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12





      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750億件,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接收快遞超120件……高速發展的快遞業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包裝物大量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等突出問題,快遞業綠色化已成為行業共識。6月1日實施的新版《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聚焦快遞包裝治理,明確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的快遞包裝治理目標,同時強化末端服務和行業協同等,為快遞業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目前,多家快遞業相關企業已經率先行動,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升級,力爭交出“綠色答卷”。


      傳統包裝更新換代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發展迅猛,但與此同時,快遞業務也帶來包裝大量廢棄、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等問題。


      此次《條例》主要針對快遞包裝問題,強化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如第三十九條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保障快遞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快遞包裝方式和包裝結構設計,節約使用包裝物”。部分快遞企業紛紛在包裝綠色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夏季到來,海南順豐速運海口龍華雙創楠濱華庭網點迎來了荔枝寄遞旺季。與往年不同,今年荔枝寄遞有了“新裝”——豐調箱。網點負責人宋博介紹“:現在寄荔枝用豐調箱,只需在箱內鋪上吸水紙,再用可降解膠帶封合,無需冰袋、預冷操作,不僅降低了發運成本,也提高了打包效率。”


      過去,寄遞荔枝都是用泡沫箱,加上冰袋保鮮,2.5公斤荔枝的包裹總重往往超過3.5公斤。如今,用上豐調箱打包后,2.5公斤荔枝的包裹能“瘦身”約1公斤,同時節省打包時間50%以上,綜合物流成本節約30%。


      豐調箱是一種自發式氣調保鮮箱。“它與常規紙箱的最大區別就是箱體上多了4個白色氣閥,能自動調節箱內氣體濃度,延長水果保鮮時間。”順豐集團綠色包裝項目負責人沈琪說道,為迎接荔枝、櫻桃銷售旺季,今年將在全國投放10萬多個豐調箱。


      不難發現,要想快遞包裝“瘦身”,最關鍵還是要在包裝設計上花心思。


      在中國郵政“綠色包裝創新實驗室”,正在研究中的氣泡袋和普通的快遞袋相比,不僅中間多了兩層氣泡薄膜,還采用了全生物降解材料。隨著近年來農特產品需求增長加快,實驗室開展了相關研究來推動解決農特產品易破損、過度包裝和成本高的問題。在試驗場地,定制箱經過一系列跌落、震動、沖擊等物理測試,來滿足真實場景下對嬌嫩水果的安全驗證。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快遞企業而言,新規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短期內,企業需投入更多資源用于綠色包裝研發和回收體系建設;長期來看,這將為企業帶來品牌提升、成本節約和市場競爭力增強等多重效益。在綠色消費理念日益普及的今天,哪家企業能率先實現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哪家企業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原箱直發更加高效


      快遞包裝具有使用量大、涉及面廣、責任主體多、循環鏈路長的特點。不止快遞企業,《條例》還明確了電子商務企業、商品生產企業、包裝生產企業等責任主體在快遞包裝設計與制造、減量與替代、作業與流通、廢棄與回收、再生與循環等全鏈條各個環節上的不同責任。


      在中通云倉杭州塘棲電商倉配中心,打包員吳瑞的工位旁擺著10多種不同規格的紙箱、包裝袋。吳瑞掃碼錄入訂單信息后,系統會根據商品品類、數量、尺寸等信息推薦適配型號的紙箱。而對于奶粉,吳瑞則只需整箱封裝、貼好面單即可。


      “從工廠流水線上下來的奶粉包裝是6罐一箱的,如果發的不是6罐,需要快遞員拆掉原箱,重新使用一個箱子進行二次包裝。”某奶粉品牌用戶服務負責人說道,他們改推6罐的促銷機制,原箱直接發貨更加高效,箱子體積合適、快遞員配送也輕松方便。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二次包裝,降低成本,也更綠色環保。


      “我們對倉儲系統進行升級,增加包材智能推薦功能,避免大紙箱裝小商品,減少包材使用量。同時,對符合寄遞條件的商品直接進行原裝貼單發貨,不再對原有電商產品進行二次包裝。”電商倉配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倉配中心日均單量在1.2萬件左右,耗材使用整體降低約20%。


      供應鏈上游的包裝生產企業同樣在進行綠色轉型,在安徽省南陵經濟開發區,一家包裝公司的全自動化產線上,一卷卷膠帶迅速成型。這些看似平常的膠帶,暗藏科技密碼。“回收廢舊紙箱打漿時,總會剩余大量難以處理的膠帶,形成工業垃圾。”該公司總經理介紹道,經過5年技術攻關,公司已實現全生物降解膠帶的產業化制備,年產能達6億平方米,“目前這款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多家企業,市場需求穩步擴大。”


      “《條例》內容主要針對快遞企業,但對包裝生產企業、回收利用企業等相關主體同樣具有牽引倒逼和激勵約束作用,前端協同減量有助于形成快遞包裝綠色供應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說。數據顯示,目前已有上百家企業的包裝產品通過綠色產品認證。


      快遞紙箱循環利用


      強化綠色包裝治理,更需要消費者進一步轉變消費習慣,積極配合參與快遞包裝回收,共同構建綠色包裝生態。而網點驛站作為快遞包裝流轉的最后一環,也是包裝治理形成閉環的關鍵。


      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白沙郵遞服務站,取完快遞的師生順手將紙箱投入回收箱。工作人員定時進行揀選、處理、收納,再將這些紙箱免費提供給師生寄件使用。


      “最初設置回收箱,主要為避免紙箱散落影響環境,隨著快遞量激增,廢棄紙箱也大幅增加,于是我們啟動了這個‘回箱計劃’。”浙江大學郵遞服務站負責人高國強介紹,目前,服務站每天進港快遞近萬件,其中90%所用紙箱來自回收再利用,節能減碳效果可觀。


      站點門口的綠色數字大屏上,物流數據、綠色行為、綠色積分等數據實時跳動,師生們的環保行為在這里化作可視化數據。“我們與浙江大學郵遞服務站合作啟用高校綠色數字化管理系統,上線了‘綠色公益賬戶’,借助算法將步行寄取、包裝循環等場景行為轉化為碳積分,通過積分激勵構建綠色數字生態。”菜鳥校園驛站綠色公益負責人昌雪蓮介紹,系統啟用以來,平臺綠色積分連年增長,用戶環保意愿持續增強。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表示,《條例》實施后,在末端治理環節,企業將積極行動,開展綠色回收活動,推動形成“網點—社區—再生企業”的循環網絡。


      在廣東省江門市的不少快遞營業點,快遞員會從循環包裝箱中取出物件交付給客戶,隨后再取走空箱,從而實現包裝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負擔。江門順豐群星營業點經理黃凱旋介紹,目前江門市循環包裝箱的使用已相當普遍,從各網點數據來看,其對紙箱的替代率已超過35%。目前,針對普通商品的可循環快遞包裝箱已具備長達3年的使用壽命。


      解筱文表示:“當可降解膠帶取代塑料纏裹、循環箱穿梭于城市配送網絡、消費者主動送回廢紙箱等成為日常,我們收獲的不僅是環境質量的改善,更是生產生活方式的系統性變革。”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