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冰路面汽車剎車能否有效發揮作用?松軟雪地上的輪胎如何保持抓地力?極端寒冷天氣下新款車型能否正常啟動?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持續發展,寒區等極端環境測試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黑龍江省黑河市緊抓這一趨勢,通過東北的冷資源,撬動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徑。
《2024-2025新能源汽車寒區質量報告》稱,2024年數據顯示,寒區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約980萬臺,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31.3%。我國寒區各省份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在5%左右(嚴寒地區普遍低于5%)。
“低溫測試能夠檢驗汽車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例如低溫冷啟動、制動性能、輪胎抓地力等,對于保障汽車在實際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特別是當汽車越來越智能化。”黑龍江紅河谷汽車測試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鑫宏表示。
黑河市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且寒冷,氣溫可低至零下40多度,平均溫度在零下30度左右,持續時間達100天左右,為汽車產品的寒區性能測試提供了天然的實驗室。
“黑河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高寒汽車測試,這里的溫度、風速和雪質等條件都非常理想。不僅冬季溫度低、雪季長,而且地處盆地,冬季基本處于無風狀態,風速對測試的影響較小,松散的雪質也為清融雪實驗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趙鑫宏表示。
黑河市工信局副局長劉興明表示,黑河的冬測開始較早、建設較快且配套設施完善,如今已成為國內冬測的主要基地。
數據顯示,2024年-2025試車季,來黑河測試的車企147家、測試人員5387人、測試車輛4044臺,人員、車輛均超上一試車季30%以上,新能源汽車占測試車輛總數的60%以上。
趙鑫宏提到,近年來車企對寒區試車愈發重視,特別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每年占比都在提升。
“小米、賽力斯、小鵬、吉利等多個品牌都加大了寒區試車的力度。雷軍兩次親自帶車進行測試,吉利最多在一個試車季測試了近500輛車型。”趙鑫宏說。
黑河市的寒區試車產業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據介紹,黑河市已經成功舉辦四屆寒區試車節,引入了素有“中國汽車奧運會”美譽的CCPC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策劃了冰雪旅游產品、精品線路和多項文旅活動,拉動相關行業增收6億元,實現了由試車向旅游、文化、體育融合拓展。
為了進一步抓住寒區試車的機遇,黑河市投資3.4億元建成了全國首個寒區國家級封閉自動駕駛測試場,并投資3億元打造亞洲首座四季低溫試驗場及光伏發電項目,2025年投入使用后將實現測試周期全季覆蓋。
據劉興明介紹,黑龍江紅河谷四季低溫試驗場總投資2.6億元,包含低溫環境倉、整備車間、對開坡道、雪動態、冰直道、冰雪圓環等寒區測試項目設施,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燃油汽車的測試需求,覆蓋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汽車測試功能。
“我們還在搶抓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機遇,與百度等企業合作,目前已建成1.6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正在籌建33公里的新測試路段及示范應用場景。”劉興明說。
站在施工中的四季低溫試驗場里,趙鑫宏給記者算了筆賬。“目前國內的冬季寒區測試相較于海外已經有了明顯的價格優勢,而隨著四季低溫試驗場的建成,夏季國內車企不需要再專門前往新西蘭等南半球國家進行測試。車企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提高測試效率,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記者 袁小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