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7月10日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5》顯示,綜合考慮我國當前階段的經濟增長潛力、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預計202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至6%。
“綜合考慮用電增長、電源電網投產等情況,以及氣溫等不確定性因素,預計2025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呈現總體平衡態勢;迎峰度夏高峰期,部分省級電網電力供應偏緊,通過增購外電、最大化跨省跨區支援等措施,電力供需偏緊局勢可得到緩解;迎峰度冬期間,電力供需基本平衡。”中電聯秘書長郝英杰稱。
電力是國民經濟重要的保障性行業。近年來,電力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即電力彈性系數)受到社會關注。
“十四五”以來,各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均高于不變價GDP增速,我國電力彈性系數保持在1.2左右。電力彈性系數與產業結構轉型、新舊動能轉換、能源綠色轉型等存在密切關系。
今年以來,我國電力消費平穩增長。1月至5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9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近幾個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當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今年以來的電力消費增長,反映出國民經濟在頂壓前行、穩中有進,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展現了我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中電聯統計與數據中心主任侯文捷表示。
分產業來看,1月至5月,第一產業用電量5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延續了快速增長勢頭。近年來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帶來新型用電場景不斷拓展。1月至5月,畜牧業、農業、漁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5.5%、7.2%、4.5%。
1月至5月,第二產業用電量2.5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1月至5月,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3%,超過同期制造業整體增長水平。其中,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均保持4.5%以上的增長。
1月至5月,第三產業用電量74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月至5月用電量同比增長13.8%,其中全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6.2%;批發和零售業1月至5月用電量同比增長10.8%,其中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2.4%。數字化經濟的蓬勃發展和新能源車充換電服務需求的增長,推動了第三產業用電量快速增長。(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