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人才、規制等成短板 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存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13





      目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存在技術、人才、規制三大短板,發展仍相對滯后,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難以充分發揮其對社會保障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基于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原則上通過了《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鼓勵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構建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體系仍需完善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養老風險保障、養老資金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是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完善養老保障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據人社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我國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5769億元,同比增長23.9%;基金總支出13505億元,同比增長23.2%,累計結余4.08萬億元。盡管養老保險基金平穩運行,但基金分布不均衡的結構性矛盾仍舊存在,呈現東部結余多、中西部結余少的特點。而在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繳費人員少、退休人員多、撫養負擔重的情況比較突出,基金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是由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同承擔養老責任,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其中商業養老保險是以養老風險保障、養老資金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是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面對我國老齡化加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未來養老金支付壓力必然加大。而養老金作為老齡社會風險較大的公共品,分散其風險的舉措,就是要夯實基礎養老金、大力發展職業養老金和鼓勵個人積累養老金,從而提高養老金的充足性。
     
      然而,當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后。數據顯示,2016年具備養老功能的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為8600億元,在人身保險保費收入中的占比為25%;有效保單件數6140萬件,有效承保人次6532萬,如果以人次計算,只占不到5%。在全部具有養老功能人身保險中,退休后分期領取的養老年金保險的保費收入為1500億元,在人身保險保費收入中的占比僅為4.4%等。與國外相比,如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保費收入占整個人身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的50%。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商業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傳統型養老險、分紅型養老險、萬能型壽險、投資連結保險四種類型,市面上以分紅險和萬能險居多,且多以理財金的名義推廣。“保險最大的單子基本都是屬于理財金,尤其是千萬級甚至上億的保單。其他類型的保險保額都不會特別高,像重大疾病保險、健康險等都與年齡和健康狀況有關,如果投保人年齡較高,則不容易通過體檢。而理財金類的保險不會對客戶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有很高的要求。”該行業人士表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客戶年齡段以40至50歲為主,其次是60歲左右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人群。如果是年齡較大的人購買養老保險,一般需要躉交,即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
     
      為了推動社會商業保險的發展,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成為上述意見的一大亮點。據悉,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是指國家給予商業養老保險投保人所得稅延遲繳納優惠政策的一種商業養老保險。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從經濟基礎和法律制度建設來看,我國開展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時機和條件都基本成熟和具備。稅延型養老保險在設計過程中也要采取積極又謹慎的態度,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目前我們國內的稅收征繳,主要是企業代扣代繳,而自由職業者是個人繳稅,企業年金的繳費企業和個人是稅前列支,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繳費是個人繳費,目前沒有稅收優惠政策。
     
      技術、人才、規制等成短板
     
      當前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不能滿足不同層次人們對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較少,產品同質化的現象較為嚴重。
     
      黃洪提出,目前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存在技術、人才、規制三大短板,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后,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很小,難以充分發揮其對社會保障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由于現代醫藥技術的發展、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預期壽命會延長,商業養老保險的繳費和領取期限也相應地變長。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以后,既要考慮長壽風險,又要考慮經濟因素的變化,匯率、利率、國債收益率以及死亡率等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如何精準分析出長時間的變化趨勢,需要很高的精算技術。
     
      由于經營商業養老保險專業性非常強,技術的要求也體現了對人才的需求。而目前開設保險專業的學校不多,開設精算專業的學校更少,導致我國的精算人才緊缺。
     
      在規制方面,盡管監管部門努力探索對長期風險監管的規制,但是這一探索仍需一個過程,而監管部門也存在著人才短板的問題。黃洪強調,為了穩健經營、防控風險,商業養老保險在產品設計定價上也偏于保守,但是由于創新能力不足,當前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不能滿足不同層次人們對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較少,產品同質化的現象較為嚴重。同時,社會商業保險意識不夠高、政策支持的力度還不夠大、低收入人口較多導致商業養老保險的購買力仍舊較低。
     
      不同于一般的商業保險,作為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養老保險的資金運營安全也值得重視。對此,意見明確,推動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安全可靠運營,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黃洪透露,將為商業養老保險量身定做一套監管措施,將對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償付能力、股東可持續增資能力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設定較高的準入門檻。
     
      此外,還要加強養老保險資金投資運作管理的監管,將重點從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的規章制度建設,商業養老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健全定量評估、定性評估以及壓力測試等規則制度,對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的運用建立投資分級管理和限額管理機制,強化對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建設等5個方面來確保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的安全穩健運營。保監會下一步也將加強與相關部委的溝通聯系,研究制定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投資支持政策,完善風險保障機制,為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服務國家戰略、投資重大項目、支持民生工程建設提供綠色通道和優先支持。(本報記者李孟)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部門將聯合出臺政策舉措 健康養老保險迎春風

      多部門將聯合出臺政策舉措 健康養老保險迎春風

      對于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獲政策支持被上升到如此全面的高度,長期關注商業保險的業內專家的感受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在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疾病年輕化的趨勢下,商業健康險及養老險勢必將迎來變革性的發展機遇,將成為保...
      2020-01-09
    • 養老保險產品供給將獲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養老保險產品供給將獲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鑒于養老保險產品相較其他產品有所不同,銀保監會正在加速建立獨立的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資金運用監管制度,完善現代保險資金運用規則。
      2020-01-14
    • 養老保險費今年還會降嗎 人社部回復說目前不具備條件

      養老保險費今年還會降嗎 人社部回復說目前不具備條件

      疫情期間,國家推出了階段性減免養老保險費政策,去年底到期之后,企業非常關注今年政府是否會再次推出養老保險的降費政策。人社部在回復兩會委員代表的提案建議時多次表示,目前不具備進一步降低繳費比例和基數的條件。
      2021-03-02
    • 三類養老保險基金達13萬億元 ESG投資或成新賽道

      三類養老保險基金達13萬億元 ESG投資或成新賽道

      當前我國三類養老保險基金已達13萬億元,進入ESG(環境、社會、治理)領域將找到更多好的投資機會,增強保值增值能力,更好應對人口老齡化。
      2021-12-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