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已來 人工智能步入高速發展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20





      近日上映的電影《異形:契約》,結局充滿了絕望與恐懼,仿生人大衛儼然成為新時代的造物主。近年來,對于機器人主宰人類社會的恐懼與憂慮越來越多被影視作品所呈現,其背后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
     
      十八大以來,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人工智能,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已經從今年前的“未來產業”,逐步走向我們的生活。以往影視作品中對人類未來的描述,逐漸變為現實——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工廠里一批批的機器人上崗,人工智能“棋手”擊敗了人類圍棋頂尖棋手……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的確讓制造方式發生著顛覆性的變革,同時也讓人與機器、制造業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目前已有不少業內人士在討論,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是否已經到來。
     
      2017年,“人工智能”更被寫入了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稱為人工智能的元年。國內首家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已于近日正式宣告成立。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中美“雙雄”格局顯現。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人類曾做過很多預言,很多都被歷史車輪碾碎了。但是今天,我認為人工智能時代要來了。”2017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如此表示。
     
      楊學山說,做出上述判斷是基于三個理由。首先是找到了一條可以實踐的路徑。“這條路徑就是我們的知識可以演變成機器可執行的策略,而且能比人更好地解決一些問題。”
     
      其次是相應的計算資源可以得到。“實現人工智能的技術資源已經基本具備。從感知技術、傳輸技術到處理技術,包括對符號和語音的處理,這些能力已經形成,而且會越來越便宜。”
     
      第三是社會現實有需求。“無論是智能制造,還是社會發展,社會對人工智能都有很強的需求。”
     
      楊學山提出,人工智能技術要聚焦到中國發展的重點問題,聚焦到制造業。一個技術不在于技術水平,而是能夠解決經濟發展的痛點問題。
     
      “中國2050年要進入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如果不能把人工智能應用到制造業,中國偉大復興的事業可能受挫。人工智能不是在講臺上講講而已,而是要落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制造業的使用會對其他領域的使用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楊學山說。
     
      而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認為,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的時機已經到了,今天就是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重要的一環,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在近五年內,出現了幾何式增長。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的調研表明,中國服務機器人2015年產值達85億元、2016年達140億元,同比增長65%,預計2017年這一數據將達到245億元,同比增長將達到75%。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快速的發展態勢,從工業機器人產銷數據來看,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9萬臺,同比增長31%,大幅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此外,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50.4%,維持著高速增長態勢。中美“雙雄”格局顯現
     
      今年,被稱為人工智能元年。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這是人工智能首度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賽迪顧問公司出具的最新報告指出,從2012年開始,人工智能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互聯網時代海量數據的爆發,以及計算機成本的不斷下降讓人工智能產業重獲新生。
     
      報告指出,對比全球人工智能領先的美國、中國、英國和日本,在算法、數據和應用等領域,中美已經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學術研究、高端人才、技術突破、領軍企業、創業投資和應用落地等關鍵環節上,已經顯現出中美“雙雄”的格局。
     
      綜合來看,美國總體上比中國領先,中國呈快速追趕態勢,且在計算機視覺、語言識別等領域開始顯現出與美國競爭的實力,部分指標已經與美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中國具備更快速的商業應用開發能力,讓中國未來有機會在應用上走得更快。
     
      在整體投入上,中國與美國仍有差距,但國內領先企業對AI研發投入不斷增加,代表企業有百度、華為、科大訊飛等。目前,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業中,中國占據72家。在眾多企業中,中國人工智能72%的被投資企業屬于應用類企業,美國在芯片、硬件以及醫療、金融以及智能駕駛等垂直應用領域人工智能的投資規模明顯大于中國。
     
      近日,國內首家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該組織致力于團結聯盟內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以及第三方產業服務平臺,自下而上、抱團取暖、共謀發展。聯盟計劃未來3年將孵化50項人工智能產品、培育40家人工智能企業、建設4個地方創新基地、推動20項示范應用工程以及打造1個通用技術平臺。
     
      據悉,目前相關部門正組織調研我國機器人產業,未來將出臺一系列扶持和引導政策,目前20億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引導基金業已到位。
     
      據中國工業報記者梳理,目前A股市場有39只人工智能概念股,表現較為活躍。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中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投資人工智能領域。
     
      2017年,騰訊通過投資特斯拉布局了人工智能重要領域——無人駕駛領域。“現在是人工智能站上風口的時代。”騰訊掌門人馬化騰透露,騰訊內部有超過四個團隊都開始進行人工智能的研發。
     
      相關專家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全球互聯網巨頭戰略重心向人工智能傾斜有利于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整個行業構成利好。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老齡化趨勢的延續,工業機器人的大發展時代逐步來臨,各個行業有望與人工智能緊密結合并顛覆傳統的發展模式。(中國工業報記者 孫郁瑤)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未來十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將步入“黃金發展期”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日前發布的《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十年發展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穩居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承接國,“中國服務”國家品牌初步樹立。未來十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將步入“黃金發展期”。
      2017-04-24
    • 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數千億市場有望開啟

      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數千億市場有望開啟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浪潮經歷了5年的發展,目前人工智能早期研發的瓶頸(算法、計算能力、數據量)已經突破,其基礎軟硬件和產品應用都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
      2017-07-18
    • 規模突破兩千億 我國小龍蝦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

      規模突破兩千億 我國小龍蝦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

      日前,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聯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在江蘇盱眙發布《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小龍蝦產業規模由2016年的一千億級突破至兩千億級。
      2018-07-05
    • GIS軟件將迎來一波新的黃金發展期

      GIS軟件將迎來一波新的黃金發展期

      地理信息系統(GIS)基礎軟件的創新和應用,對推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進程加快起到了積極作用。伴隨著市場需求的激增,以及空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IT新技術的飛速發展,GIS將迎來一波新的黃金發展期。
      2018-09-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