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內企業正競相布局人工智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業內專家指出,人工智能是未來10年最確定的科技發展趨勢。不過,國內企業對于人工智能的探索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人工智能的商業化也勢必會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企業深度布局
AlphaGo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已然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一些企業在應用方面已經有了深度的探索。海爾、百度、京東、科大訊飛等都在深度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在剛剛結束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搭乘無人駕駛汽車的李彥宏更是出盡風頭。
以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人工智能領域。目前,百度涉足的人工智能領域有語音識別、自動駕駛、醫療大腦等;與此同時,阿里巴巴致力于底層搭建,匯集了一批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團隊、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的開發和儲備。2016年6月,阿里推出ET機器人,將人工智能延伸到阿里自身以外的業務;騰訊也不甘落后,加緊布局人工智能產業,2016年4月,騰訊投資碳云智能,基于信息全程健康醫療大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和機器分析技術,提供私人專享的健康指數分析和預測。
三角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OO馬宇馳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外企業在人工智能這方面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其中,做的比較突出的是百度、阿里、騰訊等。目前三角獸已成為百度DuerOS金牌合作方,微軟加速器第九期創新企業,騰訊AI加速器合作企業,新浪AILab合作企業,與小米、錘子、恒生電子等知名企業也有合作。
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百花齊放,其中,騰訊和阿里是巨無霸,搜狗主要是做搜索與輸入法。國內企業人工智能涉及的主要方向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義識別、數據分析預測等,這些領域百度和阿里都在做。但是,想要在中國一線城市全面推行智能駕駛比較困難,因為很多因素都是要基于人性的分析而不是在電腦里不斷模擬交通法規。
商業化將經歷漫長過程
北大人工智能專業化孵化器副總經理周子依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的確是國內的技術熱點,而且,人工智能垂直孵化是發展趨勢。所以,人工智能專業化孵化器是在結合當下技術熱點的情況下,順應孵化器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
“在中國,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前景是非常大的。作為一家專注價值投資、創新理念、產業結合的專業風險投資機構,我們也一直關注和觀察了國內很多企業的人工智能項目,包括與量化金融、網絡數據分析相關的項目等。不過,公司在這方面的投資還是比較謹慎,因為很多企業的人工智能創業還不是很成熟,很多還處于基礎算法層面的階段。公司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幫助企業運用人工智能來解決其自身問題。”楊歌表示。
業內專家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是技術研發的競爭,中期則是商業場景的競爭。誰能更早從人工智能技術中獲得商業利益,形成經營和研發的良性循環,誰就能獲得中期競爭的“加速度”。
對此,楊歌表示,人工智能發展最早期是算法的探索、數據的收集,然后才是底層硬件的逐步升級、數據的調試、模型算法的調試,最后的問題才是商業化運用和商業競爭。而目前還遠遠沒有到商業競爭的階段。
馬宇馳對記者表示,人工智能很快就會在各行各業中體現價值,真正服務于每個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技術還沒達到人們期待的狀態,但是任何一個技術在發展中都是有應用價值的。人工智能行業是高門檻行業,技術壁壘就是人的壁壘,這方面人才國內十分有限,而且目前國內很多公司都是打著人工智能的標簽,而在應用層面實現落地的企業卻鳳毛麟角。(本報記者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