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國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僅為99.6M,五年后,我國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超1500M;2013年,我國全年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流量約560億GB,到2017年,僅上半年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流量就達844.3億G;2012年年末,全國互聯網網間互聯總帶寬僅為984G,2016年年末全國互聯總帶寬達到4012G……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數據翻倍增長的背后是我國互聯網頂層架構的調整和完善,五年間,我國的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由北京、上海、廣州3個,變為10個,又變為13個。隨著新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先后建成投用,我國建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流量均衡、高效暢通、安全可靠的互聯互通體系,搭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網絡架構。
如今,一座座互聯網小鎮、大數據中心拔地而起,數字經濟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四通八達的網絡體系不僅有效提高了我國互聯網的整體效率,改善了網絡安全性能和通信質量,也優化了互聯網產業布局,帶動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網絡架構日益完善
互通效率和網絡質量雙提升
2013年8月17日,國務院發布《“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寬帶網絡水平要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互聯網網間互通仍是個大問題。當時,我國的互聯網骨干單位均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其他地區的互聯網流量都要到這三地進行轉接。然而,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網上數據的爆炸性增長,現行架構中互聯節點少、網間結算費用高、流量繞轉量大等問題,影響了網絡疏通效率和通信質量。與此同時,以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對現有的互聯網網絡結構、網間互聯架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要求增加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2013年10月24日,工信部正式宣布增設成都、武漢、西安、沈陽、南京、重慶和鄭州7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一場史無前例的網絡改造和調整在各地開展起來……
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網絡需求,2016年,工信部又批準新增杭州、福州、貴陽3個骨干直聯點,我國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達到13個。當年,我國互聯網網間帶寬擴容950G,全國互聯總帶寬達到4012G,與2012年年末全國互聯總帶寬僅為984G相比,五年全國互聯總帶寬增長超過了4倍。各地直聯點的先后建成投用,帶來了寬帶網絡基礎設施性能的穩步提升、寬帶業務應用的高速增長。在開通骨干直聯點的同時,工信部還出臺措施,降低了互聯網網間結算價格,價格由2013年年初的100萬元/G/月下降到2016年年末的18萬元/G/月。
骨干直聯點的增加減少了跨區域間的流量繞轉,實現了流量的就地交換,大幅提高了互聯互通的效率和網絡的質量。在河南,直聯點開通后網間互聯時延由原來的50余毫秒降至10毫秒左右,丟包率接近于零,跨網訪問國內部分重點網站的速度提升了兩倍。在貴州,網絡時延由原來的30毫秒降低到3毫秒,網絡丟包率由原來的95%下降到接近于0%。在重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建成讓重慶的互聯網網間互聯互通能力達1030G,網間時延降低60%以上,丟包率降低90%以上。在江蘇,隨著骨干直聯點的建成開通,江蘇的信息化指數從“十一五”期末的全國第六位躍升至“十二五”期末的全國第二位。
吸引產業聚集
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五年前,我國中西部20個省份的網民數占全國的47.8%,而網站數只占全國的20%,我國西部地區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情況嚴重落后于當地人民對于互聯網日益增長的需求。
為了解決我國網絡資源布局不平衡的問題,新增設的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區。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催生了新的產業,數據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哪里有網絡,哪里就有機遇。五年間,大批云計算產業園、大數據產業中心、互聯網產業園、高新技術區相繼落戶直聯點城市和地區,優化著我國的互聯網產業布局,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在河南,直聯點的開通不僅提升了全省8000多萬互聯網用戶的上網體驗,也進一步提升了鄭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網絡交換樞紐的地位,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一期工程、奇虎360數據中心相繼落戶河南,騰訊、百度、阿里等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在河南發展數據業務,如今的河南已成為全國重要的信息集散地。
在重慶,在大容量骨干傳輸網的支撐下,重慶成為“低時延、低丟包率、高帶寬、高性價比”的互聯網經濟高地。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太平洋電信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西部數據中心、中國電信西部數據中心、中國移動西部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陸續入駐。
在四川,在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的帶動下,四川從地形復雜、區域發展極不平衡、信息化水平低的農業大省,成為信息化大省,一舉邁入“全光網”新時代,并成為全國首個建成“全光網”的省。
在貴州,數據在這片土地上綻放著神奇之花,大數據經濟正在帶領貴州實現彎道超車,讓曾經貧窮閉塞的貴州走向富裕之路。華為、高通、微軟、IBM、浪潮等世界500強企業先后入駐,大數據產業正在貴州聚集,獲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對于貴州來說更是錦上添花。
根基強大方能枝繁葉茂。從昔日的網絡繞行,到如今的直聯直通,互聯網架構體系的不斷完善,將持續提升用戶的上網體驗,讓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更好地服務社會民生,服務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本報記者蘇德悅)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