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風電產業挺進深海促進裝備制造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09





      經過多年的風電技術發展,陸上風力發電技術已相對成熟,但陸上風力的不穩定、位置距離用電區較遠、風電能力飽和等諸多問題慢慢體現出來,相比之下,海上風能具有平均風速高、風速穩定、距離負荷中心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較小等諸多優勢,逐漸成為各國相繼選擇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從全球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風電場來看,開發呈現走向遠海、邁入深海的趨勢,特別是海上風電發展水平較高的英國和德國已經開始了深海風場的開發。日前,丹麥、荷蘭和德國正在研究在英國離岸100公里的多格沙洲附近建立風力發電場,多格沙洲則作為風能集中調度中心并設置天然氣儲能系統。
     
      就我國來說,由于我國沿海地帶的風能資源與北海相比稍差,為減小海面粗糙度,提高風資源質量,從潮間帶逐步走向近海,并進而開發深海的趨勢已經刻不容緩。
     
      深水風場開發在即,浮式風機應運而生。隨著風電場向深遠海進軍,相應的海上風機基礎也迎來了由固定式向浮式過渡的時代。現有海上風機基礎大多采用單樁固定式,其安裝相對簡便,但適應水深局限性明顯;海上浮式風機應運而生,semi-sub式、TLP式和SPAR式的海上浮式風機基礎將成為今后海上浮式風機基礎的主要形式,適應水深也將從現在的幾十米發展到幾百甚至上千米。
     
      單一功能將被淘汰,風電安裝趨向一體。為提高海上風電的經濟性,更是對海上風電安裝船提出了運輸安裝一體化的要求,自升自航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成了當前主要的技術發展方向。但是,隨著離岸距離不斷增加、工程效率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傳統的運輸與吊裝獨立完成的安裝方式已稍顯落后,而結合運輸與吊裝為一體的風電安裝船才能滿足當前的市場需要。
     
      樁腿定位有待改進,浮式安裝大勢所趨。隨著大型海上風力機的不斷生產,對于海上風電安裝船的起重噸位、吊臂高度、甲板面積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如此,在工作水深進一步增加,樁腿定位方式很難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如何實現船舶的動力定位,改善其在風浪中的運動幅度,精確控制浮態,從而完成浮式基礎的對接,也是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金偉晨徐曉麗)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6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全球第一 走出去尚需時日

      全球風能理事會近日發布的《全球風電報告:年度市場發展》(以下簡稱《報告》)提出,2017年全球風電年新增裝機有望達到60GW,且增長主要由亞洲國家引領。
      2017-05-04
    • 風電將率先邁入“平價時代”

      風電將率先邁入“平價時代”

      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動實現風電在發電側平價上網,擬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此舉意味著,風電將比光伏等其他新能源率先進入“平價時代”。
      2017-05-31
    • 海上風電市場規模達萬億元 合理布局是發展出路

      海上風電市場規模達萬億元 合理布局是發展出路

      與陸上風電相比,發展海上風電具有不占用土地資源、風力資源豐富且平穩以及對機組運行環境較低等優勢。經過“十二五”期間的探索性開發,截至2016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63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三,實現高速增長。
      2017-06-08
    • 平價上網成趨勢 風電行業備感“壓力山大”

      平價上網成趨勢 風電行業備感“壓力山大”

      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的通知》提出,為引導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風電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實現風電在發電側平價上網,擬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
      2017-06-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