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礪奮進的五年】云計算:躋身世界產業強國行列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28





      近年來,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十二五”末期,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已達1500億元。全球云計算發展如火如荼,中國云計算發展緊隨國際走向,在技術研發、產業應用、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全球云計算產業版圖中也獲得一席之地。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云計算概念提出之初,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界欣喜地將之視作中國技術翻身的難得機遇,在國家高度重視、產業各界共同努力下,這一希望正慢慢變成現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頻繁出臺關于促進云計算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為產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指出云計算將成為我國信息化重要形態和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支撐,提出要“大力發展公共云計算服務,實施云計算工程”,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成長,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
     
      作為云計算的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2015年10月,工信部辦公廳印發《云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推進云計算標準化工作,構建包括“云基礎”、“云資源”、“云服務”和“云安全”四部分在內的標準體系,提升標準化對云計算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2017年4月,工信部印發《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從技術增強、產業發展、應用促進三個維度推動我國云計算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提出到2019年,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4300億元,并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云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不僅如此,從2015年到2017年連續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均提到,要加快培育云計算在內的新興產業,促進云計算的廣泛應用,推動云計算與傳統行業的結合。
     
      隨著國家發展云計算產業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出臺,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響應和落實。深圳、北京、上海等6個云計算試點城市和貴州、蘭州、江蘇等省市都在積極推動云計算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浙江、濟南等地方出臺專門行動計劃,推動企業上云。陜西、貴州等地大力建設云計算電子政務平臺。北京等16個省市開展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
     
      產業日益走向成熟
     
      經過5年發展,云計算已從概念普及階段跨越到穩步發展階段。在國際潮流和國內環境的作用下,我國云計算產業日益走向成熟,產業鏈條逐漸完善,市場發展漸漸繁榮,涌現出一批核心企業。從根本上講,我國云計算產業鏈的形成得益于云計算市場龐大的需求,催生我國云計算企業紛涌而出。從提供基礎計算服務到云應用軟件服務的各類企業群體數量龐大,構成一個縝密的倒金字塔型。
     
      總體上看,云計算產業鏈條大致分為云化基礎設施硬件、IDC租賃服務、私有云服務和公有云服務。云化基礎設施硬件服務商有華為、聯想、浪潮、H3C等,它們提供數據中心核心設備,比如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等;IDC租賃服務商有三大運營商、世紀互聯等,它們運營數據中心并租賃給用戶;公有云服務商包括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等企業,向用戶提供IaaS、PaaS和SaaS公有云服務;私有云服務商則有華為、華云、海云迅捷等企業,為用戶提供計算資源虛擬化或是整體私有云解決方案。
     
      從細分市場看,在各類公有云服務中,處于基礎地位的IaaS服務應用廣泛,也成為各大云計算企業爭奪的焦點,阿里云、電信云、騰訊云等IaaS服務商不僅面對國內企業的競爭,而且還與亞馬遜、微軟、IBM等國際巨頭爭奪市場份額。PaaS平臺為各類互聯網創新企業、應用軟件創業團隊提供平臺支撐,活躍了市場。SaaS平臺的企業管理軟件,比如用友的財務管理軟件、金蝶的ERP等,正在傳統企業的信息系統中推廣應用,逐步驅動傳統企業對IT架構進行重構。
     
      無論是從傳統IT廠商轉型過來的浪潮、聯想,或是三大運營商,還是從互聯網領域殺入的阿里云、騰訊云、京東,抑或是UCloud、青云、七牛等創業企業,它們大多取得了可喜的業績。阿里云2017財年營收達66.63億元,連續8個季度超過100%增長,成為我國公有云領軍企業;騰訊云2016財年收入增長逾兩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IaaS市場份額僅次于排名第一的阿里云;UCloud在近期獲得9.6億元的D輪融資,資本市場估值70億~80億元;青云則是首個實現盈利的公有云服務商。
     
      本土廠商在積蓄了力量之后,開始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不僅阿里云拓展了包括中國香港、美國東部在內的8個境外云數據服務節點,而且騰訊云、青云也相繼開拓了中國香港、歐洲市場,上線云計算服務節點。過去20年,中國軟件市場培育不出像微軟這樣的全球企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服務無法上規模。云計算秉承了規模經濟的特性,如今中國云計算企業出海比10年前的中國軟件企業出海獲得更多先機,出現世界級的云計算企業也有了更多希望。
     
      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不斷涌現
     
      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繁榮和企業的快速發展,伴隨著創新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出現。到現在,我國已經形成從硬件、網絡、管理系統到應用軟件全方位的自主核心技術。由于這些技術和產品在市場上的成功應用,中國的云廠商具備了更多的核心競爭力。
     
      在硬件方面,中國企業已經研發和量產處理大量并發需求的云服務器;在網絡上,運營商們能提供高質量的專用網絡鏈接服務;在軟件上,創新就更多了,各大云服務商都在密切關注和加緊研發容器、微內核、超融合等新型虛擬化技術,不斷提升云存儲、云主機等核心云服務的能力。阿里云獨創“飛天”云計算操作系統,曙光研制出具有超強的EB級擴展性和支持千億級文件存儲能力的新型存儲系統,華三云推出超融合系統UIS3.0,京東云上線全托管的Hadoop/Spark服務,青云推出AppCenter2.0全新云生態應用平臺,等等。
     
      混合云成為當前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私有云曾是很多企業選擇云計算應用的模式,然而由于私有云的高成本、“臃腫”而不必要的套件、難以擴展資源和靈活應用的局限性等,使得企業對私有云的抱怨越來越多。公有云的開放性和大規模承載經驗的不足,又使得不少企業擔心其業務的穩定性和數據的安全。于是,介于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的混合云受到了青睞。華為、阿里云、騰訊云、世紀互聯、青云等企業紛紛研發出混合云產品和解決方案,主攻大中型企業IT市場。
     
      創新的云技術讓服務模式的創新有了更多可能,這也加快了云服務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在金融、醫療、交通、制造、能源、教育等諸多領域,都有云計算的身影。特別是電子政務,成為對云計算開放最早、應用最多的領域之一。阿里云已經成功地在政務、金融、制造、交通、醫療、電信、能源等領域服務于領軍企業,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國聯通等大型企業。在傳統制造業中,海爾、徐工集團、航天科工都在應用云,并由此研發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各大銀行、證券保險公司是將非核心業務上云的急先鋒,如今,它們正嘗試將一些核心業務搬到云上。
     
      事實上,互聯網行業的大大小小公司最先嘗試云計算。對于互聯網創業團隊和公司而言,低成本、快速的公有云服務,極大助力它們快速開發和市場化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云計算無疑為“雙創”的繁榮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絕大多數視頻網站、電視廣播中心等突發性計算資源需求多的行業,也已離不開云計算。
     
      展望未來,我國云計算創新技術和產品速度將越來越快,企業主導的云生態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隨著企業上云進程加快,我國的云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這既為云服務商的發展提供了豐沃的土壤,也為我國信息化進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創造更多輝煌。(本報記者閔杰)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互聯網公司紛紛涉足云計算 推出三年計劃

      互聯網公司紛紛涉足云計算 推出三年計劃

      現在隨著云計算進人C1oud2 0階段,國內云計算廠商之間的爭奪逐漸由IAAS層面向價值鏈上游延伸。在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1oud Computing云計算)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大趨勢下,行業云成為云計算廠商角逐的焦點。
      2018-06-14
    • 云計算廠商邁向轉型之路 邊緣計算布局將成決勝點

      云計算廠商邁向轉型之路 邊緣計算布局將成決勝點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受到重用,以及各項應用全面智能化的趨勢,從云計算延伸至邊緣計算的技術整合與生態串聯反而成為現階段市場的短板,因而使得云計算廠商紛紛將觸角伸向至2022年復合成長率(CAGR)將超過30%的全...
      2018-08-09
    • 云計算已成數字經濟新動能重要支撐

      云計算已成數字經濟新動能重要支撐

      我國云計算產業近年來保持了強勁的發展態勢,年增速超過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2018年骨干云計算企業收入基本實現翻番。
      2019-04-19
    • 云計算產業發展迅猛 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碼

      云計算產業發展迅猛 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碼

      報告顯示,2018年,廠商頻頻發力公有云市場,華為、百度、浪潮、京東等均得益于其強大的研發和生態實力,實現了高達市場平均水平2-8倍的迅猛增長。
      2019-05-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