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微型純電動車需求增加 上半年動力電池銷量基本平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09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同比上年分別增長51.7%和53%。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部件,動力鋰電池迎來行業發展“黃金時期”。但隨著新能源退補政策的實施,2017年上半年的汽車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產品的結構也出現了一定調整。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中微型電動車市場拉高平均值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對車用電池行業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其數據顯示,2017年5月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鋰電裝機1.58GWh,同比增長17.65%,是年度內目前為止首次實現同比增長的月份。電池包平均電量30.21kWh/輛,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純電動客車產量同比下降了77%;純電動乘用車中微型車數量大增,二者合力,顯著拉低了平均水平。
     
      另據數據顯示,2017年5月三元/錳酸鋰電池裝機1.04GWh,同比增長213.4%,份額也據此由去年同期的24.7%提升到今年5月的65.7%。由于純電動客車不給力,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僅為0.54GWh,同比下降46.3%,份額也因此大降了40個百分點。
     
      從電池廠商情況看,寧德時代CATL和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供應量仍然穩居前兩位,分別以331.7MWh和218.6MWh占據了20.95%和13.81%的市場份額。其中,寧德時代是5月最大的三元電池供應商,在其自身供應量中,三元電池占比已達到2/3;比亞迪和國軒高科雖然還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但三元電池供應量已大幅提升;沃特瑪專注磷酸鐵鋰路線,同時專注純電動客車和純電動專用車這兩個市場,5月以118.4MWh的供應量排在行業銷量前列。
     
      墨柯認為,比亞迪汽車電池業務將拆分后獨立運營,擬向全體新能源汽車企業無差別供應動力電池;寧德時代聯合上汽合資成立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從事動力電池及相關系統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特斯拉來華后電池國產也可期待……
     
      實際上,國內的動力電池玩家,還不止汽車制造商們,資本市場的“玩家”不斷入局,金沙江創投將斥資10億美元,從日產手中購得AESC51%股權。
     
      雖然各大電池生產商在動力電池生產上的動作不斷,但我國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可謂是喜憂參半。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8.2%和28.4%。前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7萬輛和13.6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幅收窄的前提下,動力電池市場也難言樂觀。
     
      市場前景要看優質產能比例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鐘師表示,動力電池是支撐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零部件,有著比較可觀的前景。而判斷其產能是否過剩不能單純依據產量數字,還要看優質電池產能所占據的市場比例。
     
      所以目前來看,國內動力電池是否過剩,仍舊存在爭議。但需要正視的問題是,由于自主研發技術的遲滯,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確存在高端產品研發不足的隱憂。忽略技術研發是眾多動力電池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市場始終在不斷擴張,動力電池行業無疑潛藏著巨大的前景與利益,作為公司的核心盈利增長點,各企業對技術研發的認識仍需加強,一味擴充生產空間,必將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
     
      未來的動力電池競爭不只是生產能力的競爭,更是核心競爭力的競爭。動力電池企業的主要資源也不應放在產能擴張上,而是要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充電速度、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壽命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并不斷降低成本,方能在補貼完全消失、真正的市場競爭到來時生存下來。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15年新能源車實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騙補問題被強力糾偏,2017年的行業發展轉入提升電池性能、創新整車設計、提升新能源車品牌國際地位,實現新能源車市場產銷的可持續增長,逐步實現做優做強的產業目標。
     
      進出口額都出現下降
     
      從進出口市場來看,2017年1~4月,中國動力電池進出口總額為39.55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9.95億美元,出口額為29.59億美元。
     
      整體來看,我國動力電池貿易順差呈現逐年擴大的態勢。2013年,我國動力電池貿易順差為35.57億美元;到2016年,動力電池貿易順差已增長至62.01億美元。
     
      從進口產品結構來看,2016年中國動力電池進口產品可分為5類。其中,鋰離子蓄電池為主要進口產品,2016年該產品進口金額為30.55億美元,占動力電池進口總額的89.96%。
     
      2016年,我國動力電池進口金額位列第二的產品是鎳氫蓄電池,該產品進口數量為1.23億個,進口金額1.86億美元,占動力電池進口總額的5.47%。
     
      中國動力電池進口金額位列第三的產品是其他鉛酸蓄電池,該產品進口金額為1.15億美元,占動力電池進口總額的3.38%。
     
      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我國動力電池出口產品可以分為7類。中國動力電池主要出口產品為鋰離子蓄電池,該產品出口金額為67.75億美元,占動力電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70.6%。
     
      中國動力電池出口額位列第二的產品為其他鉛酸蓄電池,該產品出口金額為21.30億美元,占動力電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2.19%。中國動力電池出口金額位列第三的產品是鎳氫蓄電池,該產品出口金額為4.18億美元,占動力電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5%。
     
      從中國動力電池主要進口產品鋰離子蓄電池的進口區域來看,我國動力電池主要進口區域為韓國、日本和馬來西亞。其中,從韓國進口的鋰離子蓄電池數量約為6.18億個,金額達10.03億美元,占鋰離子蓄電池進口總額的29.52%,是我國鋰離子蓄電池的主要進口國;從日本進口的鋰離子蓄電池數量約為4.39億個,進口金額為6.59億美元,占比為19.39%;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鋰離子蓄電池金額均不超過6億美元。相關專家認為2017年進出口動力電池市場將繼續延續2016年的基本格局。(鄭峰)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力壓德美兩國 電動車產量全球領先

      據來自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報告,中國正在加快電動車的推進步伐。該報告稱,全球電動車產量為87萬輛,中國電動車產量的占比為43%,位居第一。而德國和美國的產量占比分別為23%和17%,分列第二、第三名。
      2017-04-11
    • 30多城市增加充電樁補貼 電動車充電樁建設沒“過度”

      近期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受關注的動向,莫過于政策性補貼的一降一升——根據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且地方財政補貼不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50%的國家政策,多地調降了對新能源整車的補貼額度。
      2017-08-15
    • 市場擴張迅猛 低速電動車企走出"非典型"升級之路

      低速電動車產業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的“黃金發展期”,在“無技術標準、低產業成本、零使用門檻”的前提下星火燎原、成長壯大,如今野蠻生長時期已過,行業進入升級、整合階段。
      2017-08-28
    • 中國電動車充電設施網絡規模全球最大 各方資本搶灘

      中國電動車充電設施網絡規模全球最大 各方資本搶灘

      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國充電樁的保有量超過100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保有量超過了41萬臺,私人充電樁保有量超過59萬臺,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充電...
      2019-08-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