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港口提質增效升級加快 發展進入智能化階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25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港口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國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317個,是五年前的1.3倍。
    gangkou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2016年我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32億噸,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均占有7席。其中,上海港洋山四期全自動碼頭計劃今年底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大規模的全自動集裝箱碼頭,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
     
      近五年間,我國港口大型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速,港口提質增效升級加快,建設發展進入智能化階段,并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港口運營成效突出
     
      五年來,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運輸需求增速放緩的形勢下,我國港口克服困難,實現了穩定快速發展。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132億噸、2.20億TEU,增幅分別達到32%和34%,億噸大港數量增加8個,總共達34個。
     
      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均占有7席,寧波舟山港、上海港連續多年分別位居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貨物吞吐量前10名分別是:寧波舟山、上海、新加坡、蘇州、天津、廣州、唐山、青島、黑德蘭、鹿特丹;集裝箱吞吐量前10名分別是上海、新加坡、深圳、寧波舟山、香港、釜山、廣州、青島、迪拜、天津)
     
      2016年,寧波舟山港衢山港區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工程建成投入試運行,是我國首批可以接靠40萬噸礦石船的泊位。該碼頭的建成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寧波舟山港超大型礦船接卸、中轉、分撥能力,提升大宗物資保稅儲運、加工交易能力。
     
      業務服務水平提高
     
      在總量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國港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型升級。
     
      港口業務逐步由傳統裝卸倉儲服務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商品汽車、冷鏈等專業物流和大宗商品交易發展迅速;通過海鐵等多式聯運、江海以及遠洋運輸,港口與內陸地區、世界主要港口聯系更加緊密,服務網絡基本覆蓋全國以及世界主要港口;以港口為依托的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以郵輪為代表的水上休閑旅游已成為新的增長點,2016年全國港口共接待國際郵輪旅客218萬人,同比增長79%。
     
      港口綠色發展的步伐顯著加快,岸電、LNG等清潔能源廣泛應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三個船舶排放控制區已先行設立。
     
      2015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設立船舶排放控制區,推進綠色航運發展和船舶節能減排,港口污染物排放量大大降低。
     
      提質增效升級加快
     
      港口資源整合和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江蘇健全沿江港口岸線、錨地管理制度,初步實現了沿江岸線資源的集約利用以及錨地統一調度管理;廣西在北部灣沿海三個地市港口一體化運營的基礎上,整合了三個地市的港口行政管理職能,實現了對廣西沿海港口資源的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
     
      廣西、浙江、江蘇等省級港口集團相繼組建,天津、河北港口跨省協同發展已經起步,區域內港口合理分工、錯位發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港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制定實施《港口收費計費辦法》,放開了港口競爭性經營服務收費,大幅精簡了港口收費項目,每年為航運公司和進出口企業減輕負擔15億元。(汪名立)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