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行業轉型升級 商務部首度發聲支持無人零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05





      作為零售技術創新的主要代表,今年無人零售可謂一直處于“風口浪尖”,入局者不斷。而新業態的發展在起步時總是比較混亂,需要相應政策的指導及規范……不少人認為這或許會像當年電商的出現給傳統零售業帶來極大沖擊一樣,對傳統零售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業內人士認為,無人業態更多地是與傳統零售形成一種互補關系,甚至達到融合的狀態。
    lingshouye
    無人售貨(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年零售業里最火爆的領域當屬無人零售。在9月21日商務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這一模式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作為新生事物還面臨一些挑戰,商務部將適時發布《零售業技術創新框架》,引導零售企業轉型升級。
     
      無人零售仍面臨挑戰
     
      高峰指出,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移動支付、物聯網等技術的進步,是無人店產生的主要條件,是當前我國零售業創新轉型的主要動力,也是商貿流通領域從需求側角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手。他指出,相對于傳統業態,無人值守商店主要面向消費碎片化市場,在成本、效率、體驗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作為新生事物,無人店尚處于起步及探索階段,在監管機制、技術成熟度等方面還面臨著一些挑戰。
     
      他表示,商務部將繼續密切關注無人零售的發展,廣泛了解零售企業的技術應用情況,深入分析技術創新方向,適時發布《零售業技術創新框架》和技術應用典型案例,引導廣大零售企業加大先進技術應用,不斷增強創新轉型能力,更好地適應消費升級需求。
     
      今年以來,入局無人零售的企業已達數十家,通常為無人便利店、無人自助貨架等形式。與傳統零售模式相比,由于有高科技元素的疊加,這種形式更受資本歡迎。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無人便利店的興起為便利店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無人便利店成為了繼共享單車之后的又一風口,各路資本開始關注并投入其開發。盡管資本入局無人便利店時在運營思路、技術選擇和商業計劃上各有不同,但總體方向都是希望將傳統線下便利店全面升級為無需人工值守的門店,以降低人工成本。這種應用新技術的運營思路對于便利店行業的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無人店分會副秘書長沈哲明認為,商務部的發聲對整個無人零售行業是利好的,無人零售和傳統零售雖然同屬零售業,前者有其獨特性,高科技的加持使其與傳統零售業有著很大區別。“這方面的行業規范、監管等幾乎都是空白,未來還有很多工作尚待完成。”不過,他認為盡管商務部的發聲是一種利好,但并不代表無人業態行業會出現過熱的情況。“畢竟零售業的痛點太大,無人業態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行業亟待規范指導
     
      作為零售技術創新的主要代表,今年無人零售可謂一直都處于“風口浪尖”,入局者不斷。而新業態的發展在起步時總是比較混亂,需要相應政策的指導與規范。實際上,在商務部發聲之前,已經有部分地方政府出臺了與無人零售業態相關的管理措施。比如北京門頭溝政府就對繽果盒子采取“限時備案管理”和“一區一證”的政策,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則會對繽果盒子的前置倉、中心倉庫等進行抽查、監管。繽果盒子相關負責人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我們通過商委、工商、食藥、發改幾個部門審核之后,認定小區確實有需求,將對便利店實行備案管理,同時實行一區一照。在門頭溝區專門成立繽果盒子公司,運營門頭溝區的所有盒子,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煙草專賣許可證等手續。監管部門可以通過檢查該公司設置在門頭溝的食品配置倉進行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保障盒子里面食品的安全性。”
     
      對此次商務部表示,將適時發布《零售業技術創新框架》和技術應用典型案例,繽果盒子相關負責人認為,這對于行業發展有著較大推動意義。“實際上,在繽果盒子的生產中我們一直都是按照嚴格的便利店標準進行研發和選材的,只使用符合食品衛生、防火、防盜等方面規定的產品。未來希望政府能夠針對新型業態制定標準,讓創新能夠快速落地。在落地推廣方面,也希望政府針對無人零售單獨推出地面推廣指導意見和相關監管機制以規范市場,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讓消費者體驗到無人零售帶來的便利。”
     
      小麥鋪副總裁全斌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這是政府發布的一個非常積極和利好的信號,感謝政府對新業態發展的支持。小麥鋪一直致力于以技術驅動、大數據算法來不斷優化智能便利店的運營效率、成本結構,提升前端用戶體驗,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回歸零售本質、助力消費升級。同時,小麥鋪也在積極推動行業標準的出臺。本次國家部委首次明確支持新業態的發展,在監管機制、技術成熟度方面引導廣大零售企業增強轉型能力,必將規范行業標準、影響行業格局,使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得到可靠的消費保障。”全斌介紹,目前小麥鋪積極與市區級政府、商務委、工商、食藥監、城管等部門展開合作,推動智能便利店這一新業態落地,提高便民服務質量,推動消費升級。他認為,政府在其中扮演著規范行業標準、引導發展方向、促進整體水平提升和影響行業格局的重要角色。
     
      核心是零售科技應用
     
      自無人零售業態出現以來,不少人認為這或許會像當年電商的出現給傳統零售業帶來極大沖擊一樣,對傳統零售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沈哲明認為,無人業態更多地是與傳統零售形成一種互補關系,甚至達到融合的狀態。
     
      沈哲明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現在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碎片化,無人業態和傳統零售業態帶給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并不一樣。“傳統零售比如說便利店,提供給消費者的是‘有溫度’的服務;而無人業態則是提供‘所想即所得’的服務,最開始是自動販售機,現在發展到了無人店,讓消費者能夠想要什么隨時就得到什么,滿足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達到‘以碎打碎’的目的,二者的服務形式不同。”
     
      他認為,盡管現在少有傳統零售企業去做無人業態,但是其未來完全有條件涉足這一領域。“事實上,傳統便利店做無人店可能更有優勢,畢竟有供應鏈方面的基礎,可以把無人店作為傳統店的補充,比如服務站之類的。”
     
      由于發展的時間較短,關于無人零售至今仍沒有較為全面的統計數據。不過在沈哲明看來,未來無人業態一定會在零售業中占據很大一塊蛋糕。“我認為,未來在理想的狀態下,有人店和無人店的數量比例應該是在1:5左右。”
     
      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也認為,無人零售業態只是對傳統零售的一種補充,并不是對立,也不會帶來顛覆。“傳統便利店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當然,從技術的角度出發,零售技術的升級也會給傳統零售帶來極大便利。我認為,商務部適時發布《零售業技術創新框架》,不僅僅針對無人業態,對傳統零售的技術升級創新也有一定指導意義。”據了解,見福便利店一直都積極擁抱新的科學技術,攜手微軟,成為全世界第一家應用微軟人臉識別技術作為crm管理系統入口的企業,打造消費者、零售商、供應商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共享分析平臺,并積極開發人臉和聲紋交叉識別的支付系統……在新技術運用方面處于整個零售行業的領先地位。(記者 冉隆楠)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