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光熱發電已形成全產業鏈 國產化率達90%以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27





      太陽能光熱發電可以提供連續、可靠的電力且具有良好的調節性能,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光熱發電全產業鏈,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率達90%以上,具備了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的條件。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進一步完善示范項目操作方式和運作模式
    guangrefadian
    資料圖:光熱發電(圖片來源:互聯網)
      太陽能光熱發電可以提供連續、可靠的電力且具有良好的調節性能,不僅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發電,還可以發揮調峰和儲能作用,提高電力系統接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能力,發展潛力巨大。2016年9月份,國家能源局確定了第一批20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近日,第二屆德令哈光熱大會在青海省德令哈市舉行,眾多專家圍繞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全產業鏈已經形成
     
      “我國光熱發電已具備規模化發展條件。”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介紹,經過10多年研究,我國掌握了光熱發電的技術特性,為工程應用奠定了基礎;多家公司開發了專有技術和產品,已建成多個光熱發電試驗裝置和試驗工程。
     
      當前,在光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地方政府部門積極組織編制了光熱發電基地規劃。例如,甘肅玉門花海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規劃總裝機規模達5.6GW;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基地規劃總裝機規模達16GW;新疆哈密市中長期光熱開發規劃總裝機規模20GW等等。
     
      據了解,作為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建設基地之一,德令哈市已基本構建起“技術試驗—裝備制造—發電站”為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格局,一批上下游企業也紛紛進駐德令哈,光熱發電產業集群效應初具規模。
     
      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塔式光熱電廠于2013年6月份投運至今。德令哈市發改委主任周文邦介紹,該電站采用中控太陽能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5%,各項參數指標完全達到設計值。
     
      “我國已形成了光熱發電全產業鏈,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率達90%以上,具備了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的條件。”孫銳說。
     
      融資難等問題待解
     
      當前,距2018年底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成的期限僅剩一年半,但項目進度并不樂觀。孫銳認為,項目融資難是主要原因之一。“銀行對光熱發電了解有限,擔心像光伏發電項目那樣發生嚴重棄光現象,影響還貸。另外,銀行對民企貸款條件較嚴格,一些民企只好尋求與國企合作。鑒于國際上電站融資成本普遍低于國內,建議國內銀行特別是政策性銀行為光熱發電提供優惠貸款,同時鼓勵企業爭取世界銀行主權貸款,破解融資難。”孫銳說。
     
      在“太陽能光熱發電標準+安全生產交流會”上,中怡保險經濟有限責任公司助理總監劉宏玉分析認為,光熱發電面臨的風險首先是自然災害,其次是設計錯誤、工藝不善或材料缺陷,還有意外事故、材料衰減等風險。他建議,不論是否業主分包項目,都要實行整體風險管控,光熱發電企業應根據自己的風險策略整體考慮如何投保。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表示,“科學落實發展規劃”是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爭取國家在土地、財稅及信貸方面給予光熱發電企業更多支持,進一步完善示范項目操作方式和運作模式。
     
      孫銳認為,要降低光熱發電成本,提高光熱發電項目的年發電量是重要環節。首先要選擇太陽法向直接輻射量較高的地區建設光熱發電項目,目前國外一些光熱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已降低到10美分/千瓦時以下,其主要原因包括廠址地區具有較高的太陽能法向直接輻射量;第二是通過系統配置優化,確定合理的聚光集熱系統和儲熱系統容量,使千瓦時電成本降至最低;第三是提高光熱發電廠各系統和設備的能源轉換效率,包括聚光效率、集熱效率、儲熱效率、換熱效率、發電效率等。
     
      中電聯標準化管理中心處長汪毅介紹,光熱發電產業標準體系架構包括基礎和通用、技術要求、實驗監測、安裝、調試和驗收、運行維護、檢修、進網調度和技術管理等,相關規范和技術標準將視情況分期分批編制。
     
      孫銳認為,我國光熱發電新技術逐漸成熟,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工程承包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未來有望實現裝備、技術、管理與標準等方面的輸出。國內光熱發電相關企業、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應聯合起來,共同促進技術升級,與國際先進技術、管理進一步對接。(記者 崔國強)
     
      轉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補貼退坡引發光熱發電行業焦慮

      補貼退坡引發光熱發電行業焦慮

      自2005年發展至今,我國光熱發電產業從無到有,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產能規模,規模效應逐漸顯現。然而,喜悅伴隨著焦慮。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補貼若突然退坡,可能導致光熱發電產業發展停滯”的擔心,期望給予合理的緩沖期。
      2019-10-17
    • 與5GW目標相去甚遠

      與5GW目標相去甚遠 "十三五"光熱發電裝機量難達標

      從2016年國家能源局批準第一批20個光熱示范項目以來,建成并網發電的項目不足一半。“‘十三五’期間規劃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為5GW,按照目前的情況看,裝機目標無法完成。”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原副院長孫銳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2019-12-25
    •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加速 行業龍頭迎來發展拐點

      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發展的一大瓶頸和短板。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近年來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比重逐步提升,一些行業龍頭企業也正迎來發展拐點。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可關注...
      2017-04-07
    • 加快配套設施國產化進程 讓船配

      加快配套設施國產化進程 讓船配"上船"不再難

      船舶配套業是生產和制造除船體以外的所有船用設備及裝置的工業,它與船舶總裝業、船舶修理業共同組成完整的船舶工業。船舶配套產品的價值約占船舶總價值的三分之二,在船舶工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8-04-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