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煤制油產能釋放不足 急需政策扶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2





      10月24日,央視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特別報道中,用了1分41秒描繪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壯觀的煤制油工廠場景再次出現在國人的面前。
    meizhiyou
    (圖片來源:互聯網)
      “我國以神華煤制油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走在世界前列,的確是一件令國人引以為豪的事情。”中科合成油技術顧問唐宏青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從滿世界尋求技術支持到煤制油技術國產化,我國煤制油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登臨世界煤化工產業峰頂,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但也必須同時看到,我國煤制油項目投產不少,產能釋放卻不足,企業效益欠佳,需要引起行業高度重視。
     
      自2016年底神華400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投產以來,陸續又有一些項目投產。這些項目投產后運行狀態到底如何,中國化工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發展方興未艾
     
      唐宏青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說,煤制油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第一個現代煤化工項目,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東基地視察了400萬噸煤制油項目,2016年底,神華寧煤集團煤制油項目成功出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煤制油項目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由此也極大促進了煤制油產業的發展。
     
      “按照寧夏規劃的藍圖,預計到2020年,以神華煤制油為代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將累計完成投資60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5500億元,
     
      打造千億元園區3個、百億元園區4個,培育千億元企業3個,百億元企業7個。”唐宏青進一步介紹說。
     
      中信化工信息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崔軍對記者介紹道:我國現有幾大煤制油企業都在加快項目推進,產能會逐步得到釋放。例如,神華在寧夏寧東采用間接法技術建設400萬噸煤制油,在內蒙古16萬噸示范項目基地建設直接法煤制油200萬噸,未來合計能力將達到724萬噸。
     
      寧煤400萬噸間接法煤制油2016年底投產,目前已生產優質柴油150多萬噸。并在進行二期400萬噸煤制油的申報,有望2018年被核準。伊泰分別在內蒙古大路和杭錦旗規劃了200萬噸和120萬噸的煤制油,在新疆伊利和烏魯木齊規劃了100萬噸和200萬噸的煤制油,合計620萬噸。
     
      如果這些項目能在2020年前如期投產,包括內蒙古大路的示范項目16萬噸,該公司煤制油能力將達到636萬噸。潞安集團180萬噸/年一期100萬噸高硫煤清潔高效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項目正在施工中,目前項目已完成總進度的93%。陜西未來能源二期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正在推進。
     
      崔軍表示,截止到2017年9月,列入國家煤炭深加工十三五規劃中的新建項目和儲備項目,共有9個,規模為1896萬噸,包括已經投產項目825萬噸,我國的煤制油規模能力在2020年將達到2721萬噸。該規模還不包括國家能源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蒙東煤制油重點加工項目。
     
      產能釋放不足
     
      崔軍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2015年全國煤制油產能為278萬噸/年,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7.5%,比2014年下降26%。2016年底隨著神華寧煤400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投產,煤制油總產能增至738萬噸,增幅118%,產量198萬噸,同比增長53.5%,產能利用率58.6%。2017年6月,隨著伊泰120萬噸煤制油投產,包括間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以及延長煤油共煉項目,到2017年9月底,我國合計煤制油產能為825萬噸,實際產量為155萬噸。
     
      “從上述數據中不難發現,我國煤制油總產能雖然超過800萬噸,但實際產量非常低。”崔軍說。
     
      唐宏青認為我國煤制油產能不高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實際投產的產能并沒有媒體所說的那么多,目前已建成投產的煤制油項目,除伊泰16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完全達產以外,其它投產項目負荷率均不高。如神華寧東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雖然基本建成,但兩條線實際投產運行了一條線,產能僅為200萬噸,這200萬噸裝置目前也只有50%多的負荷率。二是受制于技術等原因,一些投產項目難以達到設計產能。三是有的項目剛建好,還未形成實際產能。如伊泰12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目前氣化爐剛剛試車,離成熟運行還有一個過程。因此建成的項目有800多萬噸,但預計2017年實際產量也僅能達到250萬噸左右。
     
      “由于大型煤制油裝置技術成熟和運行穩定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產能釋放會逐步增長,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假以時日。”唐宏青這樣認為。
     
      急需政策扶持
     
      “我國煤制油還處于示范階段,示范項目除了技術成熟度以外,經濟性的好壞對行業的示范性和影響力更強更大,如果示范項目經濟性不好,項目都虧損,對行業的殺傷力會非常大”。唐宏青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說。
     
      唐宏青認為,一般煤化工企業的經濟財務分析是以年為單位。如果年產量達不到設計值,就有利潤減少或者虧損的可能,因此企業要以實現全年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運行為目標。然而,目前多數煤制油裝置達負荷率和達優率都很低。前期投產的煤制油項目,受國際油價以及消費稅過高、產量過低、生產穩定性不好等影響,基本沒有賺錢的,有的已陷入轉產其他煤基化工產品或適度減少產能的尷尬境地。
     
      “除負荷不高及當前市場油價過低原因之外,煤制油稅賦過重,也是項目經濟性不好的重要原因。”唐宏青補充說。
     
      崔軍告訴記者,根據中訊化工研究院成本模型測算,煤制油單位完全成本約5200元/噸。其中柴油消費稅1411元/噸、石腦油2105元/噸,綜合看營業稅金及附加費約為1746元/噸,僅消費稅一項就占成本近30%,由此大幅降低了煤制油項目的盈利能力。
     
      據記者了解,對煤制油遇到的稅賦過重問題,煤制油企業、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及有關媒體一直在進行呼吁,希望國家能夠取消煤制油消費稅,給尚處于示范期間的煤制油產業以政策扶持,幫助其度過困難期。(記者 陳丹江)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