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領域"獨角獸"頻出 實現商業化落地是王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4





      AI投資市場風起云涌,巨額資金“砸”出了一個又一個“獨角獸”,僅僅在人臉識別領域,就有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和云從科技四家企業。在自然語言理解方面,初創公司竹間智能以理解人類語言和情緒為目標,專注于情感機器人的研發,其因語言、圖像、語音三重人機交互技術及“多模態情感識別技術”而受到資本的關注。
    AI
    (圖片來源:互聯網)
      據中國AI投資市場相關研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AI總投資額已超過2016年全年投資額,其“瘋狂吸金”態勢證明,AI商業化的“二次革命”已經爆發。業內人士認為,專注特定細分領域產品研發的應用層企業將更受資本青睞,技術能力必須要實現商業化落地。
     
      技術是核心競爭力
     
      從AI領域的產業鏈角度來看,像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這類以技術為導向,致力于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的技術層企業,優勢明顯。
     
      商湯科技是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企業,主要業務是將計算機視覺技術賦能給各行各業,如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商業和“互聯網+”等。
     
      商湯科技在數年前就開始了把深度學習用于視頻分析與理解的探索,提出了包括Temporal Segmental Networks(TSN)在內的多種有很大影響并被廣泛應用的視頻分析架構。在2017年,商湯科技以及相關實驗室繼續把這個方向的探索推向縱深。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湯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能力。”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實際上是由數據、技術、產品、場景不斷循環推進的,能否擁有場景化的數據是成敗關鍵。對此,楊帆表示,從數據獲取上看,新技術公司也更有優勢。“新場景需要新數據,新數據才能決定在這個場景中的競爭性優勢。所以對于數據而言,我覺得其實更多的是看誰的產業落地最快。長期來講,得看我們在整個行業是否有足夠強的優勢互補,在提供最核心能力的同時,還要對最核心的能力有好的商業競爭壁壘的保護。”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計算性能的提升等,AI的情感識別領域也涌現大量的產品和公司。作為具有語言、圖像、語音三重人機交互技術及“多模態情感識別技術”的人工智能企業,竹間智能正努力打造一個能讀懂、看懂、聽懂、有記憶、自學習,真正懂人的情感的人工智能伴侶。
     
      竹間智能科技CEO簡仁賢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的情感機器人可以通過文本、圖像、聲音,精準識別用戶情感,也能像人一樣有長期和短期記憶,能了解用戶的真實意圖和需求,同時,還可以根據人的不同情緒的變化來調整回話的策略。
     
      理解人類的情感、情緒是個復雜的科學,也是一項巨大的技術挑戰。簡仁賢表示,對于情感系統的建立,其實最難的部分有,第一,先要把語意層做好,語意層沒有辦法做好的話,對于情緒情感理解也比較難。第二,訓練語料是最難的。情緒情感是主觀的,特別是在開放式領域,開放式領域做情緒情感分析,最好用視覺。第三,就是訓練數據。
     
      應用落地決定成敗
     
      人工智能一直以來飽受非議的地方在于無法將技術研發成果進行產品化以及找到更多應用場景。目前,大多數AI創業公司都以ToB為主要的業務方向,研發投入極大,縱然已經成為“獨角獸”,也必須實現技術與市場的雙向共振,市場才是決定一家公司成敗的最重要因素。
     
      楊帆表示,對商湯科技來說,可以落地的應用場景非常多,只要涉及人的身份判定的行業都可以應用。“在所有的生物特征中,綜合考慮商業化成本、技術可行性、可獲取性、便利性,我認為人臉識別是綜合效率最好的一種方案。因為首先人臉識別,中國有完整的肖像庫。另外,人臉識別有一個很強的易獲取性,我們今天攝像頭的標準化在各種各樣的信息采集設備中是做得非常好的,成本很低、使用多樣,對于配合度的要求低,對于場景的識別性高,這些會導致基于人臉的生物特征的認定,這件事情會在非常多的行業、場景中具備落地的空間。”
     
      同時,楊帆也表示,商湯進入安防等傳統行業是要用AI的優勢做不同行業的賦能者,“基于各自的優勢做強強聯手的協作,更多地強調行業間的合作。”楊帆認為,這種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讓商湯科技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而竹間智能也正努力使情感人工智能變得更“有用”。通過自主學習用戶喜好和習慣,竹間AI機器人已經能為人類提供行程規劃、酒店預定在內的30多項功能與服務。目前,竹間智能在金融、電商及IoT等領域均有布局。
     
      簡仁賢認為,竹間智能研發的交互系統能夠基于語義理解、語音和圖像的情緒理解,真正理解用戶的意圖,快速給出準確的回應。竹間智能的人機對話系統更像一個真正的人,一方面和客服人員相比更能讓用戶滿意,另一方面可以幫公司減少在客服運營方面的投入。目前,有很多的企業愿意買單,竹間智能擁有很好的變現模式。簡仁賢還特別強調,“我們的客戶全部都是付費客戶”。(記者 王雅靜)
     
      轉自: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