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新區有望建成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全球樣板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4





      國土資源部官網顯示,近日,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多位院士及國內眾多地熱領域知名專家齊聚雄安新區,召開中國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2017年年會暨雄安新區地熱勘查開發學術研討會。專家們認為,雄安新區有望建成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全球樣板。
     
      雄安地熱開發利用優勢明顯
     
      研討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熱資源調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貴玲表示,雄安新區的地熱資源具有埋藏淺、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等特點。自南西向北東,地下水源熱泵適宜性逐漸變好,雄安新區的核心區均為適宜區和較適宜區。
     
      目前,雄安新區雄縣是地熱開發利用程度最好的地區,安新縣和容城縣的地熱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低,潛力巨大。
     
      據悉,下一步,雄安新區的地熱勘查將以“構建綠色透明雄安,打造地熱利用樣板”為目標,開展雄安新區淺層地溫能調查、容城地熱田整裝勘查、雄縣地熱田整裝勘查、高陽地熱田整裝勘查、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及科學利用示范等項目,同時計劃在雄安新區建設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等示范基地。
     
      地熱資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也是一種契合現實并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是我國首份地熱發展五年規劃。
     
      我國是以中低溫地熱資源為主的國家。京津冀地區每年可開發利用的地熱熱量折合標準煤3.43億噸,相當于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總量的94%,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18億噸。專家認為,以燃氣等清潔能源為補充的“地熱+”多能互補方案,可解決雄安新區的供熱制冷需求。
     
      “雄縣模式”將出升級版
     
      經過近些年的開發建設,雄縣已經實現地熱供暖覆蓋90%以上的供暖區,城區基本實現了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雄縣成為我國第一個“無煙城”。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雄縣已經形成了技術可復制、經濟可行、經驗可推廣的地熱開發“雄縣模式”。
     
      “雄縣模式”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可。早在2014年2月,國家能源局曾在雄縣召開全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現場工作會,“雄縣模式”得到了會議的肯定,被正式推廣。2016年3月,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等人曾考察了雄縣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一些專家表示,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對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將有助益。
     
      “雄縣模式”的成功離不開中石化。2009年8月,中石化新星公司與河北省雄縣政府簽署了《地熱開發合作協議》,最終打造了“雄縣模式”。中石化新星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常規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企業,開發區域已經擴展到16個省市區,地熱供暖能力達4000萬平方米,約占全國常規地熱資源供暖面積的40%。
     
      今年4月初,中石化新星公司決定打造“雄縣模式”升級版,即“地熱+多種清潔能源”集成利用的系統解決方案。華泰證券研究所估算,未來雄安新區地熱總投資或超500億元。
     
      機構看好地熱開發兩大環節
     
      雄縣采取的“取熱不取水”方式真正做到取熱之后100%回灌地下水,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體系。
     
      中石化宣布大力推廣地熱開發的“雄縣模式”。今年,其計劃在雄安新區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1000萬平方米左右。此外,中石化還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再造20座“無煙城”,實現新增供暖面積和制冷面積1.2億平方米,同時積極延伸地熱能產業鏈,謀求地熱新能源全產業鏈的一體化發展。
     
      一些券商分析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地熱能投資規模總量將達到2600億元,其中淺層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
     
      目前,地熱開發產業鏈可分為地熱勘察、鉆完井、供熱系統設備(熱泵等)制造三大核心環節。其中,地熱勘察壁壘較高,地熱鉆完井具有一定技術壁壘,水地源熱泵市場技術壁壘一般、品牌集中度低。
     
      華泰證券、國金證券的研報都認為,最具有投資價值的是鉆完井和供熱系統設備制造兩個環節。圍繞這兩個環節,券商研究機構對恒泰艾普、石化機械、漢鐘精機、盾安環境、冰輪環境等上市公司較為關注。其中,恒泰艾普是國內地熱鉆完井業務的領軍企業;冰輪環境旗下的頓漢布什是國內領先的高溫熱泵制造商;漢鐘精機的螺桿壓縮機供應國內主流地源熱泵企業;石化機械是中石化系統唯一的相關設備供應商。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20年我國地熱能年利用量將達7000萬噸標準煤

      2020年我國地熱能年利用量將達7000萬噸標準煤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編制的規劃,2020年我國地熱能年利用量將達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
      2017-10-04
    • 支持政策出臺 地熱能產業有望迎來發展春天

      支持政策出臺 地熱能產業有望迎來發展春天

      1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促進北方采暖地區燃煤減量替代的通知》,提出一攬子支持政策,要求因地制宜加快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推進北方采暖地區居民供熱等領域燃煤減量替代
      2018-01-11
    • 我國地熱直接利用規模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我國地熱直接利用規模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相較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能源及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地熱能屬于相對小眾的能源資源。不過,從利用情況看,地熱能很受歡迎。
      2023-08-16
    • 中國企業爭奪全球大豆市場定價權

      大商所此次根據現貨市場變化,調整黃大豆2號合約及規則,將有利于促進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充分發揮市場功能,為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對保障我國糧油食品安全、提升我國國際大豆價格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2017-06-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