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準九大重點領域 著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28





      在上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取得多方面進展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制造業發展形勢、任務和要求,國家發改委日前推出新的三年計劃,將目光瞄準九大重點領域,力爭“十三五”末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zhizaoye
    (圖片來源:互聯網)
      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部署未來三年,在軌道交通裝備、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新材料、制造業智能化、重大技術裝備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關鍵技術產業化專項。
     
      在總體目標方面,行動計劃指出,到“十三五”末,軌道交通裝備等制造業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打造一批中國制造的知名品牌,創建一批國際公認的中國標準,使制造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產品質量大幅提高、綜合素質顯著增強。
     
      上一輪行動計劃成效顯著
     
      本次行動計劃是在《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實施基礎上,結合新時代制造業發展形勢、任務和要求而制定的。
     
      行動計劃對上一輪行動計劃予以總結,認為取得了四個方面的進展:
     
      重大裝備亮點頻現,示范應用扎實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投入商業化運營,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實現示范應用。
     
      關鍵技術多點突破,自主創新成果豐碩。諧波減速器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靶向腫瘤藥甲磺酸阿帕替尼等重大疾病1.1類新藥實現了產業化。
     
      檢測認證能力提升,產業基礎不斷夯實。以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標準化總體組、檢測認證聯盟為架構的中國機器人檢測認證和標準體系日趨完善。新興領域異軍突起,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位居全球前列,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這三年,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導向下,中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效果顯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海艦表示,過去三年,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價值鏈條上的升級,即橫向升級。由制造區段向上游延伸,即向研發、設計、創意、標準環節推進,例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由制造區段向下游延伸,即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務環節推進,例如家用電器產業。
     
      二是價值網絡上的升級,即縱向升級。即使是從事制造區段,亦由模塊供應商上升為系統集成商,并進一步上升為規則設計商,例如高端船舶、重大技術裝備產業。三是價值整合上的創新,即打造‘時代產業’。包括制造業的知識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人文化發展都有重大突破,甚至發生了‘換道超車、變道超車’的效應,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智能機器人領域。”李海艦說。
     
      四大政策措施保駕護航
     
      李海艦表示,新出臺的行動計劃布局的九大重點領域,均是“代表前沿、代表方向、代表未來”。
     
      軌道交通裝備是構建安全、高效、環保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基礎。行動計劃提出,研制新一代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搭建懸浮導向、車載供電等關鍵技術研發試驗調試平臺。打造系列化中國標準動車組,加快研發時速250公里等速度級別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中國標準高速綜合檢測試驗列車。
     
      發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是海洋運輸、資源開發和國防建設的重要保障。行動計劃提出,發展高技術船舶與特種船舶,發展海洋資源開發先進裝備。
     
      在具體的政策措施方面,行動計劃要求,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優化完善激勵政策,強化金融政策扶持,加大國際合作力度。
     
      李海艦稱,具體的政策措施是一個社會工程問題,需要從“就制造業發展制造業”的思維方式轉向“跳出制造業發展制造業”,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加以執行。
     
      值得關注的是,上一輪行動計劃出臺后不久,國家發改委即組織實施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主要實施方式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建設,充分發揮行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單位的優勢,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特點,分別依托產業聯盟、企業聯合體、行業骨干企業組織實施。對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等具有較強外部性、
     
      公益性的項目,采用固定資產投資補助等政策性方式支持;對產業化能力建設等具有營利性、競爭性的項目,采用產業投資基金注資等市場化方式支持。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制造業科技創新“激情燃燒”民企力量逐漸凸顯

      2016年以來,我國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傳出捷報:超級計算機賽出“中國速度”、“潛龍二號”突破“中國深度”、20多次航天發射實現“中國高度”,這些成績都在不斷刷新中國智造的新紀錄。
      2017-04-06
    • 開創新格局 制造業成實施“雙創”主戰場

      開創新格局 制造業成實施“雙創”主戰場

      制造業是實施‘雙創’的主戰場,推進制造業‘雙創’是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激發制造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轉型動力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選擇。”
      2017-04-07
    • 我國制造業企業質量水平穩中有升 質量損失率下降

      中國質量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藍皮書(2016年)》顯示,我國制造業企業質量水平穩中有升,質量損失率下降。與此同時,制造業質量管理成熟度總體偏低,研發和技術環節質量管理薄弱
      2017-04-17
    • 中國裝備“走出去”需要內外兼修

      中國裝備制造和國際產能合作應當標準先行,有序和有效地“走出去”,而不能在無序競爭中形成惡性循環,讓自身形象和利益受損。
      2017-04-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