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2017樓市調控政策那些“神助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16





      2017年,是房地產行業出臺政策調控頗為嚴厲和頻繁的一年。這一年,全國各地出臺樓市相關政策和規定的次數之多、力度之大,都超過了以往。業內人士稱,五限政策、因城施策、租售并舉等調控系列措施的出臺,讓樓市逐漸回歸理性。
    loushi
    (圖片來源:互聯網)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465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7.9%,但是增速卻比1月至10月回落0.3個百分點。此外,很多熱點城市的房價也在不斷下跌。
     
      業內普遍認為,房價的下降從一定程度上還要歸功于全國各地出臺的調控新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百城發布了150余次樓市調控政策。而事實上,為了給樓市降溫,調控政策也有不少“神助攻”。
     
      土地市場:加供應多限制
     
      在樓市調控的持續加碼下,土地市場也在發生著變化。
     
      國土部、住建部于2017年4月1日印發的《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給土地市場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在政策的影響下,熱點城市土地供應規模加大,這是最主要的變化;另一個變化在于價格的控制。雖然平均拿地價格仍在上升,但由于設置最高限價的做法越來越普遍,所以2017年幾乎沒有高總價“地王”誕生,高單價地塊也很少出現;租賃用地供應增加,也是一個重要特征,具體表現為多個熱點城市推出“全自持地塊”。這些地塊并未受到冷遇,部分反而很受歡迎。
     
      中國指數研究院2018年1月2日發布的2017年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市場成交數據顯示,全年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總額為40123億元,同比增加了36%。中國指數研究院方面分析認為,2017年年內有300個城市的土地供應整體小幅上升。熱點城市供應增加、預期穩定,促成了成交量及出讓金的上漲。
     
      除了加大土地供應外,住宅建設用地出讓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2017年6月2日,南京掛出總面積36.15公頃的11幅地塊出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土地出讓方式做出了重大調整:搖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競爭保障性住房建設面積,所建保障性住房會無償移交給政府,相應的房屋建設成本不納入該地塊商品住宅房價準許成本。對于取消搖號,南京多家房企負責人表示贊許,認為這有助于地價的穩定和樓市的發展。
     
      事實上,早在2016年9月30日北京市就出臺了新的土地出讓方式———當競買報價達到上限時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在此價格基礎上通過現場競報企業自持商品住房面積的方式確定競得人。此外,上海也在收緊地價,對宅地首次嘗試招標拍賣復合模式。而廣州為了控制地價則實施“一地一策”,組合使用“限地價、競配建”“限房價、競地價”“限地價、競房價”等多種競價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被稱為住房租賃市場的元年。年內,在多方利好政策的促進下,住房租賃市場在土地方面也同時發力。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至少有超過12個省份的50個以上城市發布了與“租房租賃”相關的政策內容,同時還推出了住房租賃市場土地供應規劃。
     
      而對于土地市場的改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全國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場情況來看,2017年土地成交總額刷新了歷史紀錄。其中,土地供應量明顯增加,尤其是限價房與租賃房等供應增加,將對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帶來明顯影響。“通過平穩市場供需結構、增加供應等綜合措施,未來房地產市場價格預期將繼續降低”。
     
      金融手段:調利率限資金
     
      在經歷了史上最嚴調控后,貸款利率上浮、額度收緊、放款周期長已成為2017年按揭貸款的年度關鍵詞。
     
      從2016年“9·30”新政到2017年“3·17”新政,北京地區樓市調控持續升級。不僅是北京,在全國范圍內都掀起了“漲利率”的浪潮。
     
      數據顯示,2017年1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6%,相當于基準利率1.09倍,同比2016年11月上升逾20%。如果目下貸款200萬買房,要比2016年多支付40多萬元利息。其實,市面上幾乎沒有銀行提供首套房貸優惠利率。
     
      而除了房貸利率被上調外,信貸額度的緊張也促使購房者獲得銀行貸款的審批周期被拉長,從而提高了購房者獲得資金的難度。據興業證券對銀行按揭市場的跟蹤數據顯示,已有不少銀行將放款期限提升至45天甚至是60天。
     
      除了對房貸進行量價調整外,此前已有北京、深圳、南京等地連續出手規范消費貸。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廣東銀監局也在近期聯合發布《關于消費貸管理、防范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通知》,這為消費貸入樓市上了一把“安全鎖”———沒有資金的支撐,也就意味著再度提升了購房者的購房門檻,有利于樓市的降溫。
     
      行業把控:查中介嚴要求
     
      伴隨著2016年春天的房地產調控,房地產中介也迎來了更為嚴格的監管。2017年3月2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各地持續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壟斷房源、操縱市場價格等三類違法違規行為。
     
      實際上,自2016年以來,北京數次嚴查房地產經紀機構,“商住兩用”、“學區房”等涉及虛假宣傳的房源被要求撤下。截至2017年3月25日,北京已有38家房地產中介被責令關停或停業整頓,另有91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已自行關停。
     
      2017年4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網信辦聯合約談了15家發布房源信息的網站。上述三部門對網站發布虛假房源信息、違規代理房地產經紀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提出規范,要求各網站要在次日24時前撤下明顯存在違規信息的房源,如包含“升值潛力無限”“商住兩用”“學區房”“買一層送一層”“全款收房”等虛假宣傳詞匯的房源信息。
     
      北京的示范效應,火速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跟進。
     
      同樣是在2017年4月11日,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官網發布了《關于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違法違規案件的緊急通知》,決定開展整頓規范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專項工作。
     
      2017年4月13日,長沙市住建委、長沙市發改委和長沙市工商局聯合召開了長沙市房地產經紀機構座談會。會上公布了被抽查的49家房地產經紀機構總店及門店的經營問題普遍為門店無經營執照、無房源委托書、房源信息臺賬記錄不規范、委托合同示范文本缺失、工作人員無經紀人資格證從事經紀活動等。11家違規經營經紀機構門店典型案例被曝光。同日,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下發通知稱,當地住房、國土、公安等8部門將開展為期10個月的聯合專項執法行動。此外,青海省也傳出了推進房產中介和從業人員信用等級評定并向社會公示的消息。
     
      事實上,房地產中介對于樓市的發展也起到不小的作用,規范房地產中介的行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有利于抑制炒房現象,從而為樓市降溫。(高偉 蔡胤)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樓市調控進一步擴圍:二線城市周邊跟進

      3月23日,樓市調控又添三個城市。上午天津周邊城市河北省滄州市宣布加入限購大軍,下午四川省成都市宣布限購升級,二手房加入限購范圍。
      2017-03-24
    • 市場調控預期加強 一線樓市將出現降溫趨勢

      市場調控預期加強 一線樓市將出現降溫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樓市的高歌猛進,市場對于調控政策的預期開始不斷升溫,一線城市可能很快迎來政策收緊,一線城市樓市將出現降溫趨勢。
      2017-03-24
    • 下猛藥整治中介亂相 樓市調控推廣“北京經驗”

      此輪房價高抬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失衡,但虛假信息和宣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存量房交易已占到北京房屋交易量的七成以上,房地產中介在房屋市場交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7-04-05
    • 新房降價空間打開 購房者觀望情緒愈濃

      近日,記者走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多地樓市發現,各地政府正切實履行樓市調控主體責任,千方百計實現“房價環比不增長”,開發商也開始“割肉讓利”,在新房降價空間打開的同時,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日益濃厚。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