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個試點城市集體土地建租賃房進入實施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06





      目前,除北京、上海已先期試點外,其余11個城市的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方案也于近日正式獲批
    zulinfang
    (圖片來源:互聯網)
      為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緩解住房供需矛盾,構建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2017年8月份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確定第一批在13個城市試點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除北京、上海已先期試點外,其余11個城市的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方案也于近日正式獲批。這標志著第一批部署的13個試點城市全部進入實施階段。
     
      昨日,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是多渠道發展租賃市場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可以盤活集體土地,這一舉措意味著國家放開了對于土地開發權的壟斷,提高集體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還能增加集體組織及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加租賃住房的供應量。另外,試點實施方案的獲批保證了開發集體土地有法可依,從根本上杜絕出現“以租代售”、“小產權房”等潛在問題。
     
      由于集體建設用地的成本優勢明顯,所以從各地公布的方案來看,供應規模也普遍偏大,有利于推動土地投資趨向理性。
     
      如廣州、合肥、南京提出了具體數字目標。廣州未來三年計劃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建筑面積300萬平方米,按90平方米/套計算將有33000多套;合肥將完成5000套;南京要求建設集體租賃住房總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左右,按90平方米/套計算將有3300多套。另外,北京公布的2017年至2021年計劃顯示,將供應租賃住房50萬套;上海“十三五”計劃供應租賃住房70萬套,并主要由集體租賃住房解決。
     
      中國指數研究院房產相關分析師認為,集體建設用地與租賃相結合的模式,將逐漸改變現有的土地價值評估邏輯。總體來看,一線城市租賃住房供應規模更龐大,對市場影響更顯著。隨著試點政策的落實,將有大量集體用地機會出現,對于企業來說,如何盡快通過業務創新探索出適合企業特點的租賃業務模式,將是企業在這些城市的戰略聚焦,并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方式。
     
      該分析師認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從源頭上盤活了較大規模的土地存量,拓寬了住房用地供應渠道,從供應端穩定市場預期。同時集體用地大量進入租賃市場,將推動投資性購房預期降溫,有利于穩定房價,而開發商基于傳統供求思維下的價格上漲邏輯便很難成立,對于高價地王的沖動也會得到較大程度的抑制。(杜雨萌)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