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先是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隨后更是放言威脅將制定2000億美元征稅清單。美國的倒行逆施之舉引發了全球性的擔憂和抵制。面對再度激化的貿易爭端局面,中國外貿企業何去何從?
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對中國企業而言,全球化和市場多元化原本就是企業發展壯大之后的必由之路。受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影響,中國企業加快了調整市場布局的步伐,同時,其抵御貿易摩擦的能力也在增強。
加速布局多元市場
眼下,世界杯激戰正酣,TCL集團亦在借道世界杯加速全球化布局。據了解,TCL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簽約巴西著名球星內馬爾作為TCL全球品牌大使,通過招募助威團、廣告投放等方式加速開辟新市場。
TCL俄羅斯獨家經銷商負責人楚里科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俄羅斯是TCL重點突破的海外市場之一,借助世界杯熱潮,TCL在俄羅斯開拓了大量的新銷售渠道,今年TCL產品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已上漲30%,達到行業平均水準的2倍。
TCL集團內部的一位相關人士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給中國企業出口帶來較大不確定性,加速了中國企業全球多元化布局的步伐。全球化是TCL發展的既定戰略,目前TCL在北美、歐洲、南美、亞太、中東和非洲等地均已開辟市場。
TCL的戰略抉擇并非個案,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之舉引發了中國出口企業的普遍高度關注。浙江陽光照明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許柏華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此前公司的海外市場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美國,現在則只有1/4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調整是伴隨近幾年來美國頻頻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而開始的。
根據商務部此前發布的數據,2017年,美國對華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有22起,涉案金額45億美元,是對中國產品立案數量最多、涉案金額最高的國家。
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貿易跌宕起伏。從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到特朗普訪華,中美關系及貿易合作一度呈現向好的發展勢頭。然而,特朗普隨后在首次發布的國情咨文中將中國列為頭號“對手”,并在年初對中國乃至全球主要貿易伙伴挑起貿易爭端。中美雖然一度通過磋商達成不打貿易戰等共識,但這些共識正被美國的出爾反爾之舉打破。
中企優勢仍在
美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制定的加征關稅清單引發中國出口企業高度關注,但不少企業的表現仍然可用“淡定”二字形容,市場競爭優勢讓中企在應對貿易摩擦時更有信心。
濤濤集團董事長曹馬濤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主要出口全地形越野車,70%的市場集中在美國,近幾年公司同時也在逐步布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談及美國可能采取的加征關稅之舉,曹馬濤并不擔心:“公司生產的全地形越野車主打美國中低端市場,性價比高于美國產高端車,加征25%關稅之后仍有競爭力,擁有競爭主動權,加征的關稅成本將轉移給美國市場。”
另一家出口企業的負責人表示,自特朗普上任之初,企業就著手準備應對出口美國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加速在東南亞等地投資設廠,再將產品銷售到美國,因此受到的影響有限。
面對貿易摩擦升溫,中國應對貿易摩擦的體制機制優勢也在凸顯。在浙江,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已經在發揮作用,企業應對摩擦的能力逐步增強。
今年3月,浙江省貿促會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應對貿易摩擦。日前,該委員會召開座談會,就美國“301”調查與中國應對貿易摩擦等議題,邀請律師團隊給企業提供支持指導。據浙江省貿促會相關人士透露,下一步該委員會將在行業游說、訴訟維權、合理利用原產地規則、海外布局等方面為企業提供降低貿易摩擦風險的服務。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曾建議,中國出口企業要及早行動,通過“走出去”等辦法穩住傳統市場,同時加速在國內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新市場,盡可能降低貿易摩擦給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吳力)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