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高”和司法部為民營企業“撐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6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確提出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連日來,各部門、各地區紛紛出臺相關支持政策。


      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才能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那么,最高法、最高檢在履行審判和監督職能、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環境,司法行政機關將如何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服務?


      最高法:多舉措保護民企合法權益


      凡屬于違法侵害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的,法院應當堅決依法予以制裁。


      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民營企業座談會的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最高法黨組書記、院長周強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切實轉變司法理念,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要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依法保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讓民營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讓財產更加安全,讓權利更有保障。


      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表示,人民法院主要從六個方面加強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包括依法保護、能動保護、平等保護、全面保護、實質保護和及時保護。凡屬于法律所不禁止的,當事人之間合同約定的或者不違反合同約定,法院都應當認可這些行為。凡屬于違法侵害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的,法院應當堅決依法予以制裁。凡屬于民營企業和企業家依法經營行為,法院應堅決依法予以保護。


      所謂“能動保護”,是指最高法要根據法律法規,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政策,及早地制定相關司法政策,明確相關的法律界限,為有效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權益提供具體規范;同時,加強對下指導,指導各級法院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法律法規,切實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所謂“實質保護”,一方面要防止有些人抓住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一些經營行為上的瑕疵、輕微的違法行為,以此置民營企業和企業家于死地的行為;另一方面要警惕一些人抓住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敲詐勒索等行為。


      下一步,最高法將繼續加大甄別糾正涉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冤錯案件工作力度,不僅要加大力度糾正刑事領域的冤錯案件,還要進一步加大行政審判和民事審判領域以及執行領域確有錯誤的案件,及時向社會公布,并加大國家賠償的工作力度,盡快發布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保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第二批典型案例,繼續向社會釋放積極信號,為各級法院審理有關案件提供指引和參考,將中央保護產權和民營企業家權益的政策落到實處。


      此外,在最高法指導下,地方法院均加大了涉民營企業家錯案冤案甄別糾正工作力度,全國各級法院也有很多經過甄別糾正后宣告當事人無罪的案例。對于涉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冤錯案件,最高法加大新聞宣傳工作力度,努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最高檢:支持民營經濟重在務實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重在務實。檢察機關要切實轉變司法理念,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和制度。


      1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主持黨組會,專題傳達學習民營企業座談會的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該黨組會提出,近年來檢察機關堅持把服務和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作為服務大局的重要內容,先后制定實施了《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關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等意見和舉措。從總體上看,抓落實還是不夠。要結合學習貫徹修改后刑事訴訟法,認真總結落實平等保護、加強產權保護、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等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會議強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重在務實。檢察機關要切實轉變司法理念,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和制度。要繼續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妥善辦理各類涉產權案件。對于有關部門移送的刑事案件,涉及民營企業行賄人、民營企業家的,要依法審慎采取強制措施,充分考慮保護企業發展需要。


      此外,要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為民營經濟發展貢獻檢察力量。結合服務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等中心工作,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完善檢察工作服務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實在在的舉措。集中辦理、總結一批侵害民營經濟發展的案件,及時公布典型案例,發揮案例指導作用。


      司法部:切實防止“一刀切”粗暴執法


      對民營企業經營中的一般違法行為,要審慎研究、妥善處理,可以通過說服、建議、協商等手段解決的,要以教育為主,不能一味處罰、一罰了事,堅決避免對市場活動的過度干預。


      司法部日前出臺《關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意見》,該意見圍繞減輕民營企業負擔、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方面,提出加快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創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務、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依法治企等4個方面20項具體措施,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在執法方面,意見要求,對民營企業和人員的一般違法行為,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涉案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依法必須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處置涉案財物的,必須嚴格區分個人財產和企業法人財產、區分違法所得和合法財產、區分涉案人員個人財產和家庭成員財產,結案后及時解封、解凍非涉案財物。同時,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處罰標準,堅決摒除隨意檢查、多重檢查、重復處罰等執法歧視行為。堅決避免人情監管、選擇執法、執法不公、暗箱操作等現象。


      對于文明執法問題,意見提出,要從制度上推動解決行政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凡無法律依據的,一律不得開展執法檢查,嚴防執法擾企。切實防止一些部門在執法中對民營企業采取“一刀切”等簡單粗暴做法,對民營企業經營中的一般違法行為,要審慎研究、妥善處理,可以通過說服、建議、協商等手段解決的,要以教育為主,不能一味處罰、一罰了事,堅決避免對市場活動的過度干預。此外,對民營企業投訴舉報的“亂執法、隨意執法”問題,意見要求必須及時查處,做到有錯必究,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問責。


      對于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意見提出要全面清理,在今年年底前集中清理現行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護原則、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及時予以廢止或者調整完善,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積極做好民營企業員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對民營企業農民工和困難員工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要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積極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深入民營企業,為企業困難職工、下崗職工等困難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實現應援盡援,營造和諧穩定的用工環境。


      司法部部長傅政華表示,重點是創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務,組織律師、公證、仲裁等法律服務行業和法律援助、法治宣傳工作積極服務民營企業。目前,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工作已經展開。(記者 李遠方)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12億美金天價并購被否 民營企業出海遇挫

      12億美金天價并購被否 民營企業出海遇挫

      又一起中資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收購案,因遲遲未能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許可而宣布放棄。記者近日從螞蟻金服處獲悉,美國當地時間1月2日,美國支付公司速匯金與中國民營企業螞蟻金服共同宣布,相關并購事宜正式終止。
      2018-01-06
    • 多措并舉力解民營企業流動性困難

      多措并舉力解民營企業流動性困難

      今年以來,央行雖已實施四輪定向降準,市場廣義流動性并不缺乏,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所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卻愈發嚴峻,其癥結在于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出現一些問題,流動性淤積在貨幣市場而未注入實體經濟,寬貨幣難以...
      2018-11-10
    • 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銀行業支持民企出實招

      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銀行業支持民企出實招

      11月9日以來,中國銀行“20條”、中國工商銀行“10條”、中國農業銀行“22條”……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以實際行動助力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
      2018-11-23
    • 2018年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貢獻率超過50%

      2018年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貢獻率超過50%

      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2 1萬億元,增長12 9%,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9 7%,比2017年提升1 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大亮點。
      2019-01-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