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交通2019迎風口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2-18





      從進站人臉識別、站內機器人導航,到刷身份證和二維碼乘高鐵、在列車上點美食外賣,再到網約車接站……春運中一系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進入新一輪代際更替的縮影。《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從中央到地方都明確了2019年智慧交通發展目標和動作,該領域迎來風口期,眾多資本鏖戰超萬億市場。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鐵總擬牽手民企布局高鐵+共享汽車等領域。


      在移動互聯背景下,以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為基礎的智慧交通,有助于“交通強國”戰略的落地實現。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提出,圍繞提升城際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發展等方面,推動企業為主體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互聯網+”便捷交通發展。


      按照任務表,到2019年末,ETC客車使用率要達到46%;基本實現全國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統一服務,加快推進旅客聯程運輸服務,推動建立道路客運電子客票體系;以“十三五”新公布的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為重點,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系統建設應用。“年內將實現高速公路人工收費車道手機移動支付全覆蓋。”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此前表示。


      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加大了對智慧交通的發展力度。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更新完善一批科技設施,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整體提高交通治理科技水平。吉林明確,重點加快智慧公路試點、長春傳化公路港等建設。天津則要精心打造包括智能網聯車在內的7條產業鏈;實施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智能+”工程;完成“智慧港口”建設攻堅重點任務。上海表示要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強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衛生、養老、助殘、交通、生態等領域的應用。


      全球第二大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日前發布報告稱,智慧城市市場規模有望從2018年的308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717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4%。其中,智慧交通領域增速高于其他解決方案細分市場,這主要是因為城市人口的增長以及政府改善交通運輸服務相關舉措的實施。而從區域來看,由于不斷增長的技術水平和大規模的智慧城市項目投資,亞太地區將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2018-2023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不同落地場景技術獲得了多維度的投資機會,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未來智慧交通將延伸至海上和航空,同時,綜合交通智能化協同與服務、交通運輸系統安全運行智能化保障、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將成為重點。此外,未來汽車制造業、汽車服務業、交通運營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智能交通等行業的跨界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中國鐵路總公司2019年將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鐵路業務深度融合,深化專業領域大數據應用;建設智能化設備檢測維護體系和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持續深化高鐵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覆蓋核心技術、關鍵裝備、集成應用與標準規范的系列成果;總結發展Wi-Fi股權轉讓的成功經驗,推進高鐵+共享汽車等資產資本化經營。去年6月6日,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兩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以43億元受讓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權,后者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確定的下屬企業中唯一經營動車組Wi-Fi的企業。眾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鐵總在該領域技術積累較弱,引入社會資本,能夠快速讓該業務起步。而騰訊和吉利則更多是看中鐵路大體量的用戶流量,以此打響智慧交通爭奪戰。


      之后的7月5日,三方共同組建的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鐵吉訊”)正式揭牌成立。2019年春運期間,國鐵吉訊推出的掌上高鐵APP改版升級,作為中國鐵路官方Wi-Fi入口,目前已覆蓋274列復興號列車。


      此外,去年騰訊還宣布了一系列智慧交通新動作:發布乘車碼、智能出行助手、定制巴士、城市神經中樞等四款智慧出行新品,與深圳航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智慧航空出行新體驗,攜手全國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企業共同成立中國智慧交通生態聯盟。據了解,目前騰訊在全國100多座城市實現智慧交通項目合作落地,其中截至2019年1月,乘車碼一共上線111個城市,用戶數超過6000萬。


      阿里、華為、百度等巨頭也從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慧城市等多個角度搶灘布局智慧交通市場,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涌現。不過,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此前曾表示,智慧交通發展要謹防一窩蜂投入后出現社會經濟問題。同時,信息資源共享困難、開發利用不足是長期制約我國發展的基礎問題,必須要采取切實措施,打破信息壁壘,消除信息孤島,推動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政府在這方面尤其要積極率先主動作為。此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業務模式,優化業務流程,規范管理行為,避免信息技術和交通業務的兩張皮和脫節現象。(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5G、人工智能賦能智慧交通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5G、人工智能賦能智慧交通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幾年,智慧交通在我國進行著常態化穩步有序發展,包括在城市內部交通、高速公路、民航、無人駕駛等都有著良好的發展。據悉,我國智能交通產業市場超過1000億元,已經初具規模,并且進入快速增長時期。
      2019-02-21
    • 支付巨頭鏖戰智慧交通 萬億藍海爭奪戰升級

      截至7月底,微信乘車碼用戶數超過1億,已在全國120多座城市落地,交通行業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年增長率超100%。支付寶方面,目前支付寶在包括公交地鐵、單車、高速等在內的出行場景,服務用戶數已達4億,其中乘車碼用戶超2億
      2019-08-15
    • 中國智慧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中國智慧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消息,全國高速公路ETC(全自動電子收費系統)門架系統和車道改造全面完工,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依靠ETC、電子停車指引、電子自助付費等新型技術,中...
      2019-11-24
    • 5G+智慧交通全面開啟萬億級市場藍海

      5G+智慧交通全面開啟萬億級市場藍海

      5G+智慧交通,生活將有哪些改變?近日,三大運營商及鐵塔與江蘇交通部門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探索5G在智能公交、智能軌道交通、智慧物流領域以及地鐵、機場、車站樞紐等多個場景應用。
      2020-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