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16個交易日未逆回購 二季度降準或延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3





      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當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這也是央行自3月20日起,連續16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逆回購已成為央行對市場流動性精細調整的主要工具之一,2018年以來央行曾多次連續數月暫停逆回購操作,且一般暫停時間處于月初流動性較為寬松的階段。2018年貨幣政策整體寬松,年內央行共有10次持續暫停逆回購操作的記錄,流動性投放呈現“縮短放長”的特征。2019年初至今,央行有5次持續暫停逆回購操作,貨幣政策整體仍延續寬松。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央行持續暫停逆回購操作,可能主要出于兩種考慮:首先,4月份以來,受地方債發行節奏放緩等因素影響,市場利率(DR007)持續處于略低于政策指導利率(央行7天逆回購利率)的狀態,表明資金面保持較為穩定的充裕水平,央行通過開展逆回購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水位的必要性不高;其次,當前貨幣政策一方面會根據經濟形勢相機而動,實施逆周期調節,另一方面穩定宏觀杠桿率、管控金融風險在央行貨幣政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央行通過持續暫停逆回購操作,保持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是不搞“大水漫灌”,防范金融加杠桿卷土重來的具體體現。

      就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勢來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看,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PPI逐漸企穩,PMI指數回升,經濟走勢出現穩定跡象,因此,貨幣政策不需要進一步寬松。另外,從融資成本角度看,銀行加權平均的貸款利率較年初呈現一定程度的下降,3月底以來,SHIBOR各期限利率波動下行,因此,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沒有啟動逆回購的必要。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外圍不確定性逐漸緩和,中國經濟逐漸企穩,社融和M1 增速回穩,資本市場回暖,沒有啟動降息政策的必要。不過考慮到經濟增長仍然存在壓力,民營和小微企業依然存在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為了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降準的必要性仍然存在,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商業銀行資金運營成本,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支持。

      王青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趨緩,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背景下,4月份央行降準的迫切性有所下降。但若3月份金融數據反彈乏力,央行仍有可能在月內實施降準,例如通過置換當月中旬到期的MLF等方式,增加銀行長期低成本資金來源,支持實體經濟融資條件改善。總體來看,二季度降準或會延后,但不大可能缺席。(蘇詩鈺)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央行加碼支付行業監管 業務創新需先行報告

      央行加碼支付行業監管 業務創新需先行報告

      上證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央行21日下發《關于規范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下稱“新規”),其中內容包括要求開展支付創新業務應事前報告、加強支付業務系統接口管理、強化監督管理等。
      2017-12-28
    • 央行連續2日凈回籠資金 1月份流動性基本無憂

      央行連續2日凈回籠資金 1月份流動性基本無憂

      新年伊始,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兩個交易日凈回籠資金。1月3日,央行開展400億元7天、200億元14天逆回購,當日有1200億元7天、300億元14天逆回購到期,實現凈回籠900億元。
      2019-01-04
    • 央行詳解2月金融數據“放緩”屬于正常情況

      央行詳解2月金融數據“放緩”屬于正常情況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2月份主要金融數據較1月份有所放緩,主要是春節因素導致的季節性波動,符合歷史規律,屬于正常情況。
      2019-03-20
    • 央行逆回購13連停 資金面最寬松時候已過

      央行逆回購13連停 資金面最寬松時候已過

      4月8日,央行逆回購連續第13個工作日停做,央行稱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市場人士指出,本周無央行逆回購或MLF到期,但考慮到例行繳準、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稅期等因素影響,短期資金面最寬松的時候正在過去。
      2019-04-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