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托業協會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規模為22.53萬億元,較一季度末下降0.02%,信托資產規模持續一年多的“驟降”勢頭已經確認告一段落。
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說:“今年一季度以來的寬貨幣寬信用政策得以持續,信托融資需求進一步回暖,尤其是基礎設施領域,疊加經濟預期改善、前期通道亂象整治緩釋風險,2018年被動收縮趨勢逐漸收斂,信托主動投放意愿增強。”
信托資產中,融資類信托規模4.92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約3004億元,占比由20.49%升至21.83%;投資類信托規模5.20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29億元,占比由23.04%微升至23.05%;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為12.42萬億元,較一季度末減少3089億元,占比55.12%,較1季度末回落1.36個百分點。
從資金來源看,單一資金信托占比為40.97%,較一季度末下降1.33個百分點;集合資金信托占比為43.57%,較一季度末上升1.47個百分點;管理財產類信托占比為15.46%,較一季度末下降0.13個百分點。
“當前去通道、去嵌套的嚴監管氛圍下,傳統銀信合作通道業務規模仍在收縮,更加考驗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集合資金信托占比不斷提高,與單一資金信托占比平分秋色甚至略有超出,隨著信托公司普遍加強財富渠道建設,注重主動管理能力,集合資金信托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金李說。
從信托資金的投向來看,截至二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占比依然穩居榜首,其后依次為房地產、基礎產業、金融機構、證券投資。
相較于一季度末,投向基礎產業與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繼續上升;投向金融機構與證券投資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繼續下降。
市場重點關注的領域中,房地產信托資金余額2.93萬億元,占比15.38%,較一季度末上升0.63個百分點。由于房地產信托產品有相對高的收益率和相對優質的抵押品,這一領域保持了吸引資金的市場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信托新增規模6572.25億元,其中,一季度新增2609.59億元,二季度新增規模達到3962.66億元。在過去信托資產“高歌猛進”期,房地產信托每季度新增規模2500億-2700億元已算最高水平,二季度的3900多億元是歷史峰值,幾乎是常態新增規模的翻倍水平。
正是在這樣的增量背景下,監管層近期不斷通過政策、窗口指導乃至行政處罰方式抑制房地產信托過快無序增長,且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監管方向短期還不會改變。
基礎產業信托亦是傳統熱門業務。二季度投向基礎產業的信托資金余額2.89萬億元,較去年二季度末減少2.45%,占比15.19%,較一季度末上升0.42個百分點。
金李說,隨著摩擦的持久化,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作為國家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手段,年初以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明顯提速。預計未來流向相關方向基礎產業的信托資金或進一步增加。
需要關注的是信托風險率不斷走高。二季度末,信托行業風險項目1100個,規模3474.39億元,信托資產風險率為1.54%,較一季度末上升0.28個百分點。這是信托資產風險率連續第六個季度上升,也是歷史最高水平,與過去數年0.6%—0.9%左右的風險率相比,風險率顯然處在“陡升”趨勢中。
業內人士表示,從行業角度看,信托資產規模此前連續多年“高歌猛進”,資管新規落地后“急轉驟降”:資產規模從2017年末的26.25萬億元,降至如今的22.53萬億元,快速增長時期隱含的風險和矛盾紛紛暴露。
金李表示,風險率不斷升高,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桿、強監管”政策下,銀行表外資金加速回表,同時平臺公司舉債受到限制,企業現金流相對緊張,部分信托公司展業比較激進,信用下沉較大,導致逾期甚至違約事件增多。
歷史經驗顯示,周期行業高位運行時發行的信托產品往往會成為此后一兩年的風險點。從投資領域來看,房地產和基礎產業類信托由于近一年融資量大,融資成本高,未來風險需關注。
轉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