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較好,城市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會更有競爭力。
民企眼中的哪個城市營商環境好?
答案已見分曉。
11月2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19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
該報告顯示,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廣東等五省的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最高,具體到非省級城市,杭州、深圳、寧波、南京、紹興、蘇州、廣州、廈門、無錫、長沙等十個城市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最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這次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調查,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超200個城市的41275家企業參與,有效問卷達35500份,各類數據超過1600萬個。
東部沿海大省優勢明顯
本次工商聯評選的營商環境指標好的城市,和國家發改委以及其他一些機構的測評方法不一樣。
優化營商環境這場旨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內生動力的改革,成為諸多省市“一把手”工程,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各地穩投資穩就業等的重要手段之一。
10月28-29日,國家發改委組織了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組織年內參評的41個城市參與經驗交流。現場并未公布今年參評城市的排名,但挑選了部分表現較好的城市進行經驗分享。該測評采取的是部門填表和企業數據核實的辦法進行。
此前10月24日,世界銀行正式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營商環境總體排名躍居至全球第31位,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提升了15位,這是對我國營商環境改善成效的肯定。世行對中國大陸測評樣本城市為北京和上海,主要采取調研中介機構(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進行)的中介人員來測評該經濟體的營商環境。
部分市場機構還有其他辦法,比如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對營商環境的調查方法,則是采用來自統計局、交通局等第三方公開數據量化指標加以衡量。
全國工商聯這次是匯總了調查企業的反饋,重點突出企業家的感受,從市場環境、創新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這五大環境進行評價打分。簡而言之,該方法就是測量企業主觀滿意度,進而衡量營商環境水平,這與國家發改委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強調客觀實際營商環境水平的調查不一樣。
綜合情況來看,企業對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果感受較好,政務環境打分是最高的;企業對法治環境認可度也比較好,認為企業發展法治環境穩定好轉;再是要素環境,企業認為要素保障良好,對減稅融資惠企政策成效表示肯定;然后是創新環境,整體表現良好,具體內容有待優化;排最后的是市場環境。
全國工商聯報告顯示,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廣東等五省的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最高。即參與調查的31個省市區,排名靠前的均為東部沿海發達省份。
這與國家發改委對41個城市的評價結果有類似之處,比如北京、上海、廈門、深圳、南京、杭州、廣州等省,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城市進行了經驗介紹。世界銀行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的樣本城市,選定的是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杭州作為備選城市。
唯一中西部城市入選城市前十
若從非省級城市的維度來衡量,全國工商聯報告顯示,杭州、深圳、寧波、南京、紹興、蘇州、廣州、廈門、無錫、長沙等十個城市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最高。
上述結果顯示,東部城市營商環境有絕對的優勢。除了京滬作為直轄市外,浙江有三個城市入選,分別為杭州、寧波、紹興;江蘇有三個城市入選,分別為南京、蘇州、無錫;廣東有兩個城市入選,分別為深圳、廣州;福建廈門也表現比較突出——這些城市同樣集中在東部沿海大省。
但是在東北地區,全國無一個城市入選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高的前十名。在中西部城市,全國僅僅有長沙一個入選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高的前十名。
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上,長沙就營商環境優化特別是包容普惠創新的經驗作典型發言。長沙通過主打教育、醫療、房價等民生牌,以提高市場主體和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比較突出的像長沙房價保持在合理區間,目前均價在1.1萬元/㎡,成為吸引青年人才安家落戶、創業的“名片”,連續三年新增人口20萬以上,居全國城市前列。
另據了解,長沙近期啟動了區縣以及國家級省級園區營商環境試評價,預備通過以評促改的方式,進而快速推動營商環境水平提升。
出席全國工商聯會議的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林認為,國家發改委評價是政府權威機構的評定,全國工商聯組織的民企評營商是來自市場主體的反映,兩者分別從政府、市場兩個維度反映。營商環境排名較好,必然會給相應城市帶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吸引力、競爭力和生產力。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