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定高質量發展 養老服務業新政將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16





      作為民生補短板的重要領域,我國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正醞釀出臺系列新政,涵蓋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版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等。與此同時,多地密集推出養老服務業投資扶持清單,不少地方一方面加緊推進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一方面密集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儲備,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特別是醫養結合領域。


      根據民政部7月公布的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在推進重點領域立法方面,民政部將圍繞規范和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管理,修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記者了解到,目前民政部政策法規司、養老服務司正在緊鑼密鼓推進該項工作,力爭盡快完成。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賈維周日前在介紹三季度民政部重要工作時透露,將修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研究制定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政策措施。還將推動出臺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進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特邀研究員甄新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意味著要推動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需要加強養老機構管理,成立更優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加強評價體系建設。同時,要加快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配套體系,提升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專業素養,鼓勵科技創新企業探索發展智慧養老行業等。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應以養老需求為導向,著力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整合力量搭建服務平臺,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中國傳媒大學公益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崔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要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堅持規劃先行和硬件建設相結合,推進社區居家服務設施適老化;堅持人才建設與監管建設相結合,促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堅持標準化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相結合,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精準化。


      地方版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規也紛紛出爐。比如,深圳近日印發《深圳市構建高水平“1336”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方案(2020-2025年)》;寧夏出臺《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江蘇印發《江蘇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成為全國省級層面首部關于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的規范性文件。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養老服務政策多偏重于加強機構內部管理、防范風險領域。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上海、深圳、天津、山東等地出臺了鼓勵養老服務業發展舉措,提出建立行業標準,促進區域養老服務機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君康養事業部投研負責人秦婧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近日密集召開民政工作年中推進會,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儲備。比如,黑龍江提出抓好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重點實施好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改造提升工程、養老服務社會兜底服務工程和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工程;河南提出要完成新建1000個社區(街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任務;甘肅提出積極做好養老服務項目規劃和申報,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補齊養老服務短板。


      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助力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扶持舉措接連出爐。據了解,民政部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在出臺支持企業的稅收、融資、就業等政策措施中把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納入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下達養老領域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28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個計劃單列市及黑龍江農墾總局的養老項目建設,并對江蘇、江西兩個受國務院激勵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省份予以獎勵支持。


      地方層面,河北提出探索多樣化經營模式,引導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服務機構,落實好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深圳圍繞稅費優惠政策、醫養結合政策、運營資助政策、培訓補貼政策以及用地、規劃和建設政策等,出臺51條具體舉措。


      甄新偉指出,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政策,有力促進了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也將吸引更多優質社會資源進入養老服務市場,堅定養老服務機構長期發展的信心。其中,作為重要的養老服務模式,醫養結合符合養老健康規律和行業發展特點,對社會資本吸引力較大。


      “社會資本在醫養結合領域發展日趨成熟并逐步形成梯隊。”秦婧指出,當前,以險企為代表建立的大型綜合性養老機構,通過自建二級專科醫院(康復醫院為主)方式,實現深度醫養結合,而小型區域連鎖養老服務機構則以自建醫務室、與周邊社區衛生服務站/綜合醫院建立綠色通道等方式,實現醫養結合。


      業內指出,推動養老服務業提質升級,要著力夯實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區聯動、機構專業照顧服務體系。“應充分調動政府、金融機構、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以及社區的積極性,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圍繞醫養結合,大力發展長期護理險,培育成熟的社會養老護理體系,保障養老醫療護理服務資源供給基本充足。”甄新偉說。


      秦婧建議,一方面,擴大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鼓勵發展多元性養老金融產品,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提高養老服務領域人員專業能力,建立符合我國養老產業發展階段的人才培養體系。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還要解決盈利模式問題。“從市場來看,僅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較難實現盈虧平衡,需要和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相結合,進一步增加服務的多樣性。”(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養老服務市場迎擴大開放年 十萬億級市場引資本角逐

      養老服務市場迎擴大開放年 十萬億級市場引資本角逐

      2018年是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擴大開放年。繼民政部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列為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后,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業內人士指出,我國養老市場已達十萬億級,且缺口巨大,在加速對外開放背景下,或引...
      2018-06-01
    • 更大力度養老服務支持政策落地在即

      更大力度養老服務支持政策落地在即

      全方位大規模支持養老服務業政策將漸次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多個部委正密集部署一攬子支持養老服務業新舉措,一批養老服務項目儲備計劃公布在即。
      2019-09-11
    • 發展銀發經濟潛力大 養老服務消費仍面臨突出問題

      發展銀發經濟潛力大 養老服務消費仍面臨突出問題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近日發布的《奮進中的中國老齡事業》顯示,到2035年前后,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 4,2050年前后將超過1 3。
      2019-11-22
    • 投入超134億元 我國加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對“銀發潮”

      投入超134億元 我國加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對“銀發潮”

      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 54億,占總人口的18 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 76億。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十三五”期間,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超134億元,養老服務床位數已經超過761萬張。
      2020-10-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