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期實現10%!這一年,你我都更講科學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23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協獲悉,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從2015年的6.20%提升至2020年的超過10%,如期實現《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的總目標。


      回望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一場全民科普之仗。從最初的恐慌焦慮到科學應對,再到健康觀念、生活習慣甚至價值理念的改變,這一年,科普加速滲透我們的生活。


      “健康”成了最流行的話題


      從病毒防護到用眼健康,從居家運動到心理調適,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廣泛傳播到千家萬戶——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設置權威專家科普時間;中國科協“科普中國”應急科普累計傳播量超82.8億人次;娛樂明星、國民主播紛紛化身科普達人……


      疫情之初“吸煙喝酒防病毒”“紅外測溫儀對人體有害”的謠言四起,而如今,“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不扎堆”的防疫觀念深入人心。這一年,我們都成了訓練有素的防疫能手。


      由此鋪開,更多此前老生常談卻收效甚微的健康科普常識有了實在的落地:口罩成為標配后,隨地吐痰的陋習大大減少了;餐飲行業積極實行分餐制、公筷制,食客們也開始擁護了……


      人們更主動地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這一年,健康消費品在消費者購物車中的比重持續提升。京東健康數據顯示,“雙11”當天截至上午11點,體檢服務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47%,其中,為父母購買體檢套餐的訂單量同比增長390%。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口罩、體溫計、流感疫苗、在線問診和核酸檢測成為健康消費的“五大新剛需”。


      他們成了最火的全民偶像


      這一年,互聯網熱搜榜上最常出現的是這些面孔——


      疫情嚴峻之時,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堅定“逆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助力推動方艙醫院建設,張伯禮、仝小林、黃璐琦院士給出中醫藥抗疫的良方,陳薇院士團隊爭分奪秒攻關新冠疫苗……他們為國請戰、挺身擔當、大醫精誠的科學家精神感動激勵著億萬網友。


      還有以“漸凍”之軀與病毒賽跑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生命譜寫英雄之歌的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以及數百萬名用生命守護生命的白衣戰士,他們是人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一年,良好的醫患關系逐漸建立穩固,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從未如此濃厚。


      今年高考,醫學類專業受到了更多考生的關注。百度發布的《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高考前,“醫學專業大學排名”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去年增長164%。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抒揚8月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今年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數大大增加,報考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0%。


      科學探索頻頻霸屏


      “凌晨3點半看‘嫦娥五號回家’直播,發現竟然還有100多萬人和我一起看!”這是嫦娥五號返回當晚,一名網友發在社交媒體上的感嘆。


      近一個月來,網民們追劇一般跟蹤、討論著嫦娥五號奔月挖土的每一次更新,截至目前,“嫦娥五號”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3.3億次,“月壤的開箱視頻”“月壤能不能種菜”等話題接連引爆全網。


      回望這一年,“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已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奮斗者”號突破了設計、抗壓、操控、通信、浮力五大核心技術,深潛至海底10909米;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算力全球領先……疫情沒能阻擋中國科學探索的腳步,一次次刷屏的中國科技讓億萬國人振奮、提氣。


      科技成就點燃無盡想象,想象力擦出科學探索的火花。


      12月初的一天,革命老區山西呂梁市臨縣城莊鎮楊寨學校的孩子們上了一節不太一樣的遠程視頻課——網絡的那一端,是北京的志愿者帶領他們“云游”中國科技館、制作科普小道具。


      載人火箭是怎么發射到太空中的?一條紙帶對折幾次,太陽系原來長這樣?在聆聽講解和動手實驗中,好奇心和求知欲悄悄在孩子們心中萌發。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近300座達標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也為偏遠地區科普提供了有力補充,越來越多中國青少年學習科學,愛上科學。


      10%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期待著,在全社會厚植科普土壤,提升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科學素養,將釋放科技創新的龐大中國動能,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中國力量。(記者 溫競華)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