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配套更完善 居住更舒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30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醫療、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及其智慧化改造,為居民提供了菜單式選擇。作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配套建設,這些項目在改造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改造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在不少老舊小區,社區衛生服務點、幼兒園、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欠缺,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這類需求納入清單,社區公共服務水平得到了切實提高,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社區里的養老“驛站” 政府出錢 機構運營


      設施齊全的觀影室、棋牌室,寬敞明亮的健身房、讀書角,干凈整潔的餐廳、活動室……走進江蘇省昆山市西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休閑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在老小區里住了快30年了,如今有了日間照料中心,就像社區里的養老‘驛站’,為小區老人提供了極大便利。”自6月1日中心恢復開放以后,郁白妹老人每天一早都會來到這里休閑娛樂,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西河社區黨總支書記胡軍告訴記者,西河社區共有6個小區,其中3個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口較多,需要有一處場所解決日間用餐、休閑等問題。由于社區場地有限,一直沒能實現。


      2019年初,由昆山市住建局牽頭、在青陽城市管理辦事處等參與下,西河社區祝家厙新村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啟動,新建一個面積達40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列入計劃。


      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場地問題。祝家厙新村南門一棟樓房的一層進入了改造團隊的視野,這里空間寬敞、離小區近,因原公司搬離而閑置。很快,社區就將這里租了下來。


      場地解決了,資金誰來出?400平方米左右的場地,年租金為18萬元,由昆山市財政撥付,裝修費用40萬元,由昆山市財政和西河社區共同出資。“讓社區老人享受昆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有一個安度晚年的好場所,值得!”昆山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徐通博說。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一個設施完備、環境整潔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成。在昆山市民政局主導下,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引進了一家養老服務機構,負責西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日常運營。


      “干凈衛生,飯菜也很香。”今年86歲的胡銀珍老人笑著說,每天在這里吃兩頓飯,一個月只需交300元,算下來,一頓飯還不到6元錢。隨著西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效率大大提升,中心建成短短半年多時間,已經吸引了50多名社區老年人報名參加。


      家門口的住院病房 功能增加 提檔升級


      竹深葉密,一幢小樓掩映在綠樹中。樓道盡頭,15平方米的屋子,并排擺放的兩張床,住著71歲的程家樹和她的老伴兒。護士正給兩人換藥,仔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這里是全科醫學科的病房,兩位老人來這已有大半個月了。


      半年多以前,重慶市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的居民看病,還要走到幾公里外的醫院;如今,家門口開設了社區醫療點,受到居民歡迎。


      改變從何而來?


      去年,大渡口區開始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社區干部挨家挨戶進行調研發現,不少老人希望社區有個方便看病的地方。


      “在這住的多半是重鋼集團的退休職工。”躍進村街道革新社區黨委書記胡修琦說,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近四成,看病需求多。于是,大渡口區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將躍進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步納入改造升級。


      改造過程中,社區衛生中心想增設食堂,街道和區市場監管局的干部來到現場辦公,加快審批流程;區衛健委開辟了“綠色通道”,幫助增加全科診室和住院服務……


      提檔升級后,社區衛生中心樣子沒大變,功能卻增加不少。醫護人員增加了夜班,居民可以選擇住院治療。新增全科醫學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引進專業人才,打造醫養結合示范點……“社區老年人可以在這里養老,如果有突發疾病,可以隨時轉入病區進行治療。”社區衛生中心負責人劉紅介紹。


      社區衛生中心能夠輻射周邊許多老舊小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慕名而來。“家門口就能住院看病,而且服務態度好、醫療水平高。”居民彭先生稱贊。


      樓底下的文化中心 盤活資源 服務居民


      把手頭的報紙放回閱報欄,拉著小孫子,坐在沙發座椅上,陽光灑進飄窗,象棋一副,祖孫二人,半晌時光……69歲的江德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塊閑置了十幾年的樓棟架空層,如今能成為集閱讀、休閑、健身等為一體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住了18年的小區,服務越來越好了!”旁邊正在操作搖臂健身器的李阿姨,眼睛笑成了一條縫。“您別看李阿姨現在挺滿意,當年提升改造的時候,她可是很難做思想工作的!”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武夷綠洲社區黨支部書記鄭愛霞說。


      2018年初,臺江區啟動老舊小區的提升改造工作。1999年建成,此后近20年沒有專業物業管理的武夷綠洲社區光明世家小區,被列入提升改造計劃。


      畫圖紙、列規劃、摸情況,區房管局、街道、社區聯合調研組深入小區走訪。當走到14號樓樓下架空層時,一片雜物堆引起了調研組的注意:“這么大的面積閑置著,用來做文化活動中心豈不是很好?”想法不錯,但鄭愛霞擔心,“這是樓上居民的公攤面積,恐怕沒那么容易答應拿出來喲!”


      果然,家住4樓的李阿姨很快就找到了鄭愛霞表示反對:“那是我們樓的地方,憑啥給大家用?”


      幾天后,社區打印的文化活動中心彩色效果圖送進了李阿姨的家里。“您看,能看書能休閑能健身,這樣好的地方,能讓生活更幸福哩!”鄭愛霞“圖文并茂”的解釋,讓李阿姨松了口。


      清雜物、刷墻面、搬家具……架空層的改造,緊鑼密鼓。與此同時,小區雨污分流、路面修復等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這項由臺江區政府投資400余萬元的民心工程,在3個月內順利完工。


      如今的架空層,電視機播放著居民熟悉的閩劇,4個書架被各類書籍塞得滿滿當當,大家在這里閱讀、休閑,好不愜意。“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就是要完善配套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感。”臺江區房管局二級主任科員劉君說。(記者 王偉健 常碧羅 劉曉宇)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
      2020-07-22
    • 老舊小區“改”出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出新生活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 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有什么新思路?各試點地區探索出哪些新模式?居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樣的新變化?
      2020-09-02
    • 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

      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

      2020年1至8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 78萬個,占年度目標任務(約3 9萬個)的70 7%,較7月末提高了14 3個百分點;涉及居民539 97萬戶,占年度目標任務(約700萬戶)的76 4%,較7月末提高了13 8個百分點。
      2020-10-02
    • 惠及全國1043萬戶居民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惠及全國1043萬戶居民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12月17日公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第一批)》,涵蓋加快改造項目審批、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和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3個方面的13個環節。
      2020-12-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