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綱領性文件出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12





      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規劃,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


      規劃明確,到2025年,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司法權運行機制更加科學有效,法治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黨內法規體系更加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規劃包括九個部分、30項目標任務要求,圍繞建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建設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建設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建設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建設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等“五大體系”作出具體部署安排。


      其中,在法律規范體系的建設方面,規劃提出,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急需的法律法規。


      規劃要求,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完善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健全軍民融合發展法律制度。加強信息技術領域立法,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法律制度,抓緊補齊短板。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規要著力解決違法成本過低、處罰力度不足問題。統籌解決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法律法規存在的該硬不硬、該嚴不嚴、該重不重問題。


      規劃還指出,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法治保障。


      在法治實施體系的建設方面,規劃提出,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破除隱性準入壁壘,普遍落實“非禁即入”。全面清理、廢止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不合理規定,堅決糾正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實行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激勵和保護科技創新。


      在法治保障體系的建設方面,規劃強調,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設“智慧法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優化整合法治領域各類信息、數據、網絡平臺,推進全國法治信息化工程建設。(梁敏)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從2018年兩會看全面依法治國新實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全面依法治國號角,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民主法治建設指明方向。億萬人民滿懷期待,黨的十九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必將推動全面依法治國邁上新的征程、呈現新的氣象。
      2018-03-02
    • 下半年,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將這樣推進

      下半年,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將這樣推進

      司法部26日在京召開全國司法行政工作推進會,總結上半年全面依法治國和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成績單”,對下半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2021-07-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