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為世界經濟帶來暖意的中國之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04





      世界經濟走過非同尋常的2020年,迎來挑戰與機遇并行的2021年。疫情、分化、動蕩……一系列影響全球的重大變量繼續演變。疫情控制速度、經濟復蘇強度、多邊合作力度依然面臨很大不確定性。


      中國以自身經濟增長助益世界經濟復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與世界共享機遇。外界越發清晰地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引領之勢、運行之穩和治理之智,正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實現包容發展注入強大能量。


      引領之勢,中國經濟給世界帶來希望之光


      世界經濟之難,難在動能不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將全球復蘇進程比喻為一場與新冠病毒的競賽。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疫情可能給全球帶來多年經濟疲弱。


      中國逆勢而上,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外國直接投資逆勢增長,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大疫之年中國經濟交出一份高含金量的答卷。


      “韌勁!”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談到中國經濟時,脫口而出這個詞。


      韌勁還體現在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逆勢增長上。2020年歐盟對華貨物出口與進口額“雙增”,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不斷深化,雙方第一次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全球產業鏈中的“中國之環”以韌性和實力贏得“信任票”。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這表明疫情下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趨勢。不僅如此,中國在全球生產和貿易版圖中的地位也都得到了提升。


      疫情下,數字經濟和創新發展迎來了新機遇。數字化轉型成為重塑全球競爭力的新賽道,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此外,中國宣布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綠色發展之“勢”。


      運行之穩,中國經濟給世界帶來共贏之光


      世界經濟之難,還難在治理滯后。


      全球治理未能跟上全球經濟格局演變和全球化新趨勢,近幾年來,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暴露出全球治理的短板。


      在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多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強調,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未穩,復蘇前景不定,各方須堅定秉持多邊主義,才有望在后疫情時代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復蘇目標。


      堅持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合作,堅持與時俱進。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廣泛凝聚各方共識的基礎上,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給出中國方案。


      從共建“一帶一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到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從廣交會的“中國制造”,到進博會的“中國市場”,再到服貿會的“中國服務”,中國一系列高水平對外開放重大戰略新舉措,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強勁動力。


      從《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順利簽署到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中國開放水平越來越高,為拉動后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蘇作出重要貢獻。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穩定預期。


      治理之智,中國經濟為世界帶來包容發展之光


      世界經濟之難,還難在發展失衡。


      1.5億——這是到2021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可能增加的數字。


      在中國脫貧攻堅戰進入收官階段的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世行報告稱,疫情和各國政府實施的封鎖措施造成嚴重不平等,對發展中經濟體和貧困人口的打擊更為沉重。全球貧困人口出現多年來首次增長,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挑戰。


      面對世紀大疫和全球衰退,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取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重大勝利。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緊密相連。70多年來,中國減少了8億多貧困人口,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蓋伊·賴德評價說,在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方面,“很明顯,大部分進展都歸功于中國(脫貧)的成功”。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中國用發展的鑰匙打開脫貧的機遇之門,不僅增強了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的信心,還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


      作為全球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中國始終推動南南合作,推動高質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助力脫貧,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


      消除絕對貧困,一個都不能少;承諾把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盡可能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堅持更高水平開放,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時代課題,中國言出必行,有力促進重建全球互信、凝聚全球共識、團結全球力量。


      “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這一承諾擲地有聲。(記者 劉麗娜 劉海燕 樊宇)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李克強: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李克強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因為中國有13億人口,我們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社會的創造力。
      2017-06-27
    • 李克強:中國經濟向好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新一輪工業革命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孕育興起,為各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也帶來更多平等參與的機會,有利于實現包容性增長,增強社會公平性和發展普惠性。
      2017-06-28
    • 國際社會緣何頻頻點贊中國經濟

      國際社會緣何頻頻點贊中國經濟

      進入10月以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先后調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兩大機構的負責人在不同場合對中國成就和中國經驗表示高度贊許。
      2017-10-16
    • 國際機構:中國經濟穩速增質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國際機構:中國經濟穩速增質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近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所做的報告引發了全球投資機構熱議。在最新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后,多家知名國際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穩速增質新階段,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投資機遇。
      2017-10-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