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優先 筑牢民生之本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06





    1.jpeg

    數據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


      代表委員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保持了就業形勢的持續穩定。“十四五”時期,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我們有良好基礎,有信心底氣。


      政策精準發力,就業成績好于預期


      2020年我國交出一份優異的就業成績單: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過了900萬人的目標任務,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于預期,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民生溫度。”洛陽理工學院副校長馬珺委員說。


      馬珺委員表示,“六穩”工作、“六保”任務,就業都擺在首位。全社會關心就業、支持就業的氛圍日漸濃厚,各地區、各部門齊心協力,形成穩就業的強大合力。


      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正是依托制度優勢,我們有力推動復工復產、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為保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戴元湖代表說。


      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就業優先政策的精準支持。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一系列力度大、靶向準的援企穩崗措施。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我們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強化政策供給。”戴元湖代表說,一方面,出臺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補貼等政策,為企業減負紓困,穩住現有崗位;另一方面,推出線上招聘、職業培訓、困難人員幫扶等措施,打通就業堵點。


      精準施策,貼心幫扶,讓就業形勢逐季好轉,穩住了就業飯碗,也穩住了人心。


      保企業穩“飯碗”,保持就業優先政策連續性


      “隨著經濟企穩向好,今年就業將延續總體平穩態勢。”馬珺委員說,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仍然較多,就業形勢依然比較復雜,面臨諸多挑戰。


      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城鎮新成長勞動力仍然在1500萬人左右,其中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再創新高。


      馬珺委員表示,當前疫情防控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給今年的就業增加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如何穩住就業大局?代表委員認為,保企業才能穩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經濟發展。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經濟增長的強大韌性。”馬珺委員表示,2020年中國經濟運行逆勢增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質量逐步提升,就業形勢逐步回穩向好。


      “2021年,要繼續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落實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等政策,通過保市場主體來穩住就業的基本盤。”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工商業聯合會主席阿生青代表說。


      挖潛力創崗位,拓寬就業新空間。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代表認為,近年來平臺化特征的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拓寬了從業者的就業空間。新就業形態憑借大容量、低門檻、高靈活度的特征,成為就業市場的緩沖器。


      優服務強幫扶,筑牢穩就業底線。阿生青代表建議,今年要繼續抓好就業援助工作,開展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等活動。特別是重點對城市困難人員、農村低收入人口進行就業幫扶。


      開展培訓、提高技能,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代表委員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但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凸顯,“招工難”和“就業難”并存。


      “隨著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滿足新型崗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明顯不足。”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委員說。


      破解“招工難”,要存量、增量一起抓。“實施‘技能中國’行動,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許玲委員建議,要大力開展常態化、大規模、多方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建立終身職業教育觀念。


      “優化發展環境,增加技能人才供給。”廣西柳工集團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代表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技能勞動者隊伍。


      如何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西華大學副校長許州代表建議,要運用新技術手段,幫助青年人更好提升就業能力,更快融入就業市場。


      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華曉麗代表說,數字經濟背景下,新職業吸引了越來越多青年人加入其中,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完善靈活就業的保障舉措。


      曾光安代表說,“十四五”時期,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發揮我們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我們有良好基礎、有信心底氣。(記者 李心萍 韓鑫 常欽 孟祥夫 張珊珊)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