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保護“查紅線”、空間規劃“定底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05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聽取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情況匯報,指出對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要高度重視、深入分析,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切實加以解決;要加強調查成果共享應用,在此基礎上做好國土空間規劃。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2017年10月啟動,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目標是全面查清我國陸地國土利用現狀,為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撐。對“三調”反映出來的問題,公眾關切的首先是耕地保護。據自然資源部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五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在組織完成“三調”主體工作基礎上,自然資源部根據“三調”成果查清了耕地流量流向和質量狀況,分析了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和利用狀況,提取了各類“非農化”“非糧化”問題圖斑,為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奠定基礎。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的決策部署,原國土資源部、原農業部2017年6月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50億畝,實現上圖入庫、落到地塊,落實到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后,2019年自然資源部會同農業農村部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就部分劃定不實、補劃不足、非法占用、查處不力等問題,進一步做出了加強和改進的規定,部署開展了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工作,組織各地依據“三調”成果,開展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檢查,找準劃定不實和建設占用等突出問題,梳理問題圖斑,提出分類處置意見,要求以縣級為單位編制調整補劃方案。


      自然資源部表示,待“三調”成果公布后,將科學合理確定全國及各省(區、市)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工作,以縣級行政區域編制整改補劃方案,并按要求落實到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中,將真正用于糧食生產的優質耕地作為永久基本農田嚴格保護,將不符合劃定要求的非耕地和不穩定利用耕地調出去,將未劃入的集中連片優質耕地和高標準農田優先補劃進來,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具有支撐作用。自然資源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10352號建議的答復中表示,正組織編制《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0-2035年)》,將科學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確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用地規模等空間管控指標。同時加快指導和推進省級及以下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統籌確定基礎設施、公共空間和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防災減災等各類用地安排,重點提出醫療、康養、教育、文體、社區商業等服務設施和公共開敞空間的配置標準和布局要求,補齊公共服務短板。(記者 王立彬)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