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債務風險仍不容忽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9





      繼2020年全球債務規模創下新高后,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債務水平總體并不樂觀,未來仍需注意全球債務風險。


      首先,未來幾年全球債務規模仍將繼續保持在高位運行。


      2020年全球GDP下跌3.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不但實行超寬松貨幣政策,還大舉借債,使全球債務規模呈直線飆升。2020年全球債務規模高達全球經濟規模的355%,增速明顯高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增速。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球債務總額相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7萬億美元,至289萬億美元,雖然出現過去兩年半以來的首次下降,但幅度并不明顯,而全球債務占GDP的占比不降反升,已達到360%。且大多數國家經濟都在疫情反復中坎坷復蘇,仍倚重寬松貨幣和舉債刺激,因此未來全球債務仍將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


      其次,國別債務走勢分化,新興市場國家債務情況需要關注。


      發達國家債務仍在全球債務中占較大比重,不過,一季度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債務規模有所下滑,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水準卻增長了約6000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逾86萬億美元,債務與GDP之比從疫情前的52%升至近60%。雖然今年全球債務占GDP比重仍有可能下降,但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占GDP的比重還可能會有所上升。


      由于防控失當,印度等疫情形勢嚴峻國家的債務問題預計將持續惡化。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新興市場或者發展中國家,隨著疫情相關的支出增加和收入損失,這最終會使得債務償還成為包括菲律賓、南非、印度、印尼、土耳其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更大的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體報道稱,有對沖基金正在押注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問題分化,金融風險隱患值得關注。


      再次,從債務類別來看,第一季度,全球以金融類債務的跌幅最大,占降幅的近一半,但政府債務則持續增加。如債務負擔最重的日本,財務省5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日本“國家債務”達到1216.4634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92萬億日元,又刷新最高紀錄。日本整個國家的債務規模已經占到GDP的577%。


      在美國,鑒于美國債務上限將于今年7月底到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即使財政部采取特別行動爭取更多時間,美國今夏仍可能用盡舉債能力。美國《財富》雜志稱,如果不提高舉債上限,可能出現的情況之一是美元遭到擠兌以及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走向末路。


      在全球經濟開始穩步復蘇之際,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而債務風險已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最大風險。在擴大支出刺激經濟和避免債務風險之間進行平衡仍是各國需要持續去做的要務。(周武英)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達沃斯熱議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中國引領

      達沃斯熱議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中國引領

      “全球增長需要包容胸懷!”第十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與會各界嘉賓在探討世界經濟未來走向時思想碰撞,相互啟迪,期待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2017-06-28
    • 中國貢獻助力全球包容性增長

      未來5年,中國還將從全球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總理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日益開放,給世界各國會帶來更多機遇,將繼續是最富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2017-06-28
    • 中國就業表現全球大贊

      中國就業表現全球大贊

      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包容審慎監管新產業、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開展就業扶貧……中國在穩定與擴大就業上不斷下工夫,實際表現突出,獲得世界好評。
      2017-07-15
    • 多國主流媒體稱贊中國正成為全球創新引領者

      多國主流媒體稱贊中國正成為全球創新引領者

      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呈井噴式發展,引發境外輿論關注。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主流媒體近期紛紛載文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在多個創新領域超越西方,正逐漸成為全球創新的引領者和游戲規則...
      2017-10-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