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醫聯體之通解群眾看病就醫之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7-25





      分級診療制度是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醫療服務體系、醫療服務模式和就醫秩序的一項基礎性、長遠性和系統性制度。醫聯體是指區域醫療聯合體,就是以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為原則,按照網格化,根據不同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級別,然后組建成的一個聯合體。


      7月23日,國家衛健委就我國分級診療制度與體系建設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衛健委著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形成,推動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設置一批國家醫學中心


      郭燕紅在會上表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國家層面設置一批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代表著國家醫療技術的先進水平和技術前沿。


      郭燕紅介紹,為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地見效,國家衛健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同開展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建設,通過高水平醫院在部分病人流出較多的省份建立區域醫療中心,來補齊區域的優質醫療資源短板。


      郭燕紅介紹,經過“十三五”時期的建設和發展,基層首診有效推進,截至2020年年底,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簽約率從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國縣域內就診率已經達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長10個百分點。雙向轉診更加有序,特別是患者下轉的人次逐年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38.4%。


      此外,急慢分治初見成效,日間手術試點病種已經達到120種,“五大中心”建設累計超過1.4萬個。


      “我們將加快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以醫聯體建設為重點構建整合型的分級診療體系,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郭燕紅強調。


      創新中西醫協作醫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


      “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國基層中醫館總數已經達到3.63萬個,85.4%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0.1%的鄉鎮衛生院都已經設置了中醫館,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的診療量已經占到40%以上。”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嚴華國公布了這一消息。


      中西醫并重是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


      調查顯示,在去年湖北抗疫中,全國中醫系統630多家中醫醫院派出310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中醫藥與西藥協同開展醫療救治,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在分級診療體系和制度建設中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對于中醫藥的推廣有重要的價值。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印發文件,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的中醫藥工作,以推動中西醫的協同發展。


      針對三部門印發的文件,郭燕紅將其歸納為支持、協作、規范三大要點。首先是加強綜合醫院的中醫臨床科室建設和中醫藥人才培養,提高綜合醫院的中醫服務能力。其次,強化綜合醫院中醫類別醫師配備,開展中西醫聯合診療,加強中西醫協同,積極探索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再次,加強對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的規范管理,規范中醫醫療行為,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評價,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中西醫協同醫療服務。


      盤活醫聯體內的醫療資源確保改革實效


      “上下聯動在不斷增強,我們各種模式醫聯體目前超過1.5萬個,為提供一體化、同質化的醫療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郭燕紅說。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表示:“中日友好醫院通過遠程醫療協作網的方式來提升基層能力,同時也對一些需要到上級醫院看病的患者提供轉診服務。”


      城市的醫療集團、縣域內的醫共體、跨區域的專科聯盟、遠程醫療的協作網構成了它的形式。


      浙江是全國較早探索開展醫聯體建設的省份之一,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醫聯體改革覆蓋所有地市的省份。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樂指出,通過醫聯體的建設,浙江貫通了省、市、縣、街道四級醫療服務體系,同時盤活了醫聯體內的醫療資源。在具體工作中,浙江主要圍繞“六化”確保改革的實效。


      俞新樂進一步闡釋:一是網格化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建設。二是精準化推進“雙下沉、兩提升”。以城市醫院、城市醫生“雙下沉”,促進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度兩方面的提升。這項工作持續推進了將近十年,累計有54家城市三甲醫院與122家縣級醫院緊密合作,7000余名城市醫生、城市專家柔性下沉到縣級醫院開展工作為群眾服務。三是系統化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浙江是全省域推進醫共體改革試點的兩個省份之一,浙江把208個縣級醫院和106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成了161個醫共體,通過扁平化管理、垂直化運行、同質化服務,實現從強縣級到強縣域。四是清單化推進雙向轉診服務。五是規范化推進“兩慢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六是數字化推進分級診療的制度建設。大力推動醫聯體內、縣域內、省域內的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和流程再造。


      “醫聯體的建設就是要促進人民群眾在看病就醫過程中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強調。(記者 崔興毅 見習記者 杜倩)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醫保異地就醫結算9月前全面啟動 聯網運行

      6月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百日攻堅視頻會,要求爭取在今年9月前確保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全面啟動、聯網運行,確保在線備案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全部實現直接結算
      2017-06-09
    •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88%三級定點醫院已入網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88%三級定點醫院已入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26日說,截至9月25日,人社部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全國88%的三級定點醫院已聯接入網。
      2017-09-27
    • 今年看病就醫變化知道嗎?國務院這些好政策別錯過

      今年看病就醫變化知道嗎?國務院這些好政策別錯過

      3月,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全年醫改工作劃定了任務書。截至9月底,這些醫改任務大部分已經落實,正在影響你我看病就醫方方面面。看病就醫更省錢、更便捷……
      2017-10-08
    • 改善就醫感受,基層醫院在發力

      改善就醫感受,基層醫院在發力

      去年,我國建立大病保險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解決了130多種藥品短缺問題,更是取消了實行60多年的公立醫院“以藥補醫”舊機制,初步建立運行新機制。新一年,哪些“病有所醫”的社會政策、民生清單值得期待?
      2018-01-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