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保障就業放在宏觀政策優先位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01





    “十四五”時期,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00萬人以上


    把保障就業放在宏觀政策優先位置


      “十四五”開局之年,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備受關注。日前,《“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對外發布。


      在8月30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表示,規劃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以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主線,堅持市場主導、政府調控,注重政策、服務、培訓、權益保障協同,努力推動就業事業高質量發展。


      實化量化促進就業重點任務,體現“四個注重”


      “規劃實化量化‘十四五’時期的促進就業重點任務,是推動今后一個時期就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指引。”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表示。


      規劃共10部分、28條,總體上體現了“四個注重”:


      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在深入研判“十四五”時期就業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結構性就業矛盾將成為我國就業領域的主要矛盾,并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人才培養的就業導向,大規模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著力改善勞動力要素質量。


      注重政策的協同發力。把保障就業放在宏觀政策優先位置,將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優先目標和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加強各方面宏觀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實現與就業政策的協同聯動。


      注重社會大眾關心的重點領域。圍繞優化就業創業環境、穩定重點群體就業、提高勞動報酬、改善就業服務、保障勞動權益等社會大眾普遍關心的重點領域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政策舉措。


      注重解決長期性趨勢性問題。聚焦人口老齡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對未來一個時期勞動力供需產生較大影響的長期性、趨勢性問題。在強化大齡勞動者就業幫扶,加強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的跟蹤研判和協同應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甚至是突破性的措施。


      擴容和提質雙向發力,培訓和服務雙輪驅動


      “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就業局勢總體平穩,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結構性就業矛盾有效緩解,創業帶動就業動能持續釋放,風險應對能力顯著增強。在目標更新的同時,就業面臨的新挑戰也不斷涌現。


      首先,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將成為就業領域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現為“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我國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長期保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甚至達到2以上;全國技能人才總量占比不足30%,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的技能人才總量占比在70%到80%。


      其次,城鎮就業總量壓力仍然存在。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每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新成長勞動力預計超千萬人。同時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仍然會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


      最后,世界經濟的復蘇步履艱難,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我國經濟恢復的均衡性和協調性有待進一步增強。一些行業短期經營壓力較大,可能會引發勞動力市場的波動。


      面對新目標、新挑戰,著力點在哪里?


      擴容和提質雙向發力。“擴容”是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聚力支持就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容量。堅持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培育接續有力的就業新動能。“提質”是推動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健全覆蓋城鄉勞動者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消除就業歧視,切實保障婦女在就業創業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培訓和服務雙輪驅動。李忠表示,更加重視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關鍵在職業培訓,“要發揮職業培訓的牽引作用,聚焦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升。也要發揮就業服務的促進作用,強化公共就業服務的兜底保障職能,發揮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效能。”


      保重點和防風險雙側協同。保重點是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就業;防風險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完善就業失業統計監測調查體系,加強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切實防范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兜牢民生底線。


      有信心能夠使就業保持穩定態勢


      “‘十四五’時期,總體上還是有信心使就業保持穩定態勢。”高杲說。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為促進就業提供重要支撐。


      短期看,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帶動就業逐步企穩。今年前7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822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控制在5.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個百分點。7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到5.1%,與2019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0.2個百分點。“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年度就業目標任務。”高杲說。


      長期看,我國已經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勞動者素質也在不斷提高。


      服務業和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為擴大就業提供廣闊空間。


      服務業范圍廣且新興產業不斷涌現,是吸納就業的蓄水池。民營企業,特別是廣大民營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了我國80%以上的就業崗位、90%以上的新增就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十四五”時期,國家將積極采取有力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入融合,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創新發展,不斷擴大就業容量。


      此外,創業創新和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為擴大就業提供持續有力的新動能。(記者 陸婭楠)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