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殘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殘疾人權益保障熱點問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28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保障殘疾人權益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邀請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和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聚焦殘疾人權益保障熱點問題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愛無“礙”:城鄉無障礙環境不斷優化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出行和融入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劉李峰介紹,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修訂了《無障礙設計規范》《無障礙設施施工驗收及維護規范》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并在相關國家和行業工程建設標準中明確不同類型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要求。


      “十三五”期間,住房城鄉建設部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型農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工作,積極推動城鄉殘疾人家庭無障礙環境建設改造。


      導盲犬是幫助盲人無障礙出行的重要伙伴,但目前社會上有部分人士對導盲犬存在成見。


      針對這一問題,程凱表示,將進一步向社會大眾宣傳導盲犬和盲人之間特殊關系的知識,呼吁更多包容和便利。


      “我們還要積極推動運用北斗導航系統等高科技手段,開發電子導盲裝置和設備,讓更多視力殘疾人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安全出行。”程凱說。


      讓夢啟航:保障殘疾人求學就業權利


      殘疾人同樣有權利擁有精彩人生,這就需要不斷提升殘疾人求學就業相關權利的保障力度。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朱東斌介紹,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實施了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


      在普及水平方面,“十三五”期間,特殊教育在校生由2015年的44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88萬人;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特殊教育的專任教師由2015年的5.03萬名增加到2020年的6.62萬名,增長31.6%。


      此外,教育部大力推進融合教育發展。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由2015年的23.9萬名增加到2020年的43.9萬名。


      在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運東來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中國殘聯等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提供多元化就業服務、依法依規維護殘疾人權益。2020年持證殘疾人新增就業38萬人,殘疾人就業規模達到862萬人。


      兜牢底線:切實做到“弱有所扶”


      近年來,民政部不斷織密殘疾人群體的民生保障“安全網”。


      據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徐建中介紹,截至2020年底,民政保障的殘疾低保對象達1076.8萬人,殘疾特困人員107.5萬人。此外,民政部還將父母雙方均為重度殘疾人的8萬名兒童、一方重殘另一方死亡或失蹤的4.8萬名兒童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范圍。民政部還實施了“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使近22.3萬人次孤兒得到手術治療和康復訓練。


      推動解決困難和重度殘疾人家庭住房保障和住房安全問題也是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方面。


      劉李峰介紹,住房城鄉建設部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全部納入城鎮住房保障對象范圍,優先實施公租房保障。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47萬殘疾人家庭正在享受公租房保障。與此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還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家庭作為重點保障對象,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范疇。(記者:高蕾  參與采寫:胡浩、王優玲、姜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平等、參與、共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

      殘疾人是人類大家庭的平等成員。尊重和保障殘疾人的人權和人格尊嚴,使他們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機會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2019-07-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