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政府“案頭有賬” 群眾“心中有數”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2





      ——國新辦發布會解讀《“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


      《“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近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印發。作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我國促進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規劃在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住房、教育、養老、育幼等方面作出哪些安排?國務院新聞辦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作出回應。


      系統謀劃9個領域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務發展目標任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規劃在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持續推進均等化發展目標基礎上,首次將覆蓋面更廣、服務內容更豐富、需求層次更高的非基本公共服務納入規劃,提出普惠性發展方向,并將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服務同步納入規劃范圍,打造公共服務進一步發展提升的蓄水池。


      他說,規劃將公共服務體系按照基本與非基本分類,以政府在服務供給上的不同權責作為主線,系統謀劃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9個領域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務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設計了22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7項,預期性指標15項。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則,確保把有限資源用到廣大人民群眾最急需、最困難、最迫切的領域。”歐曉理說,讓各級人民政府對公共服務“優先保什么”“保到什么程度”“案頭有賬”,讓廣大人民群眾對享有的公共服務“心中有數”。


      “十四五”將完成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規劃明確了住有所居領域的公共服務項目,其中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公租房、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住房公積金。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負責人潘偉說,將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務等政策支持力度,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十四五”期間,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間),預計可幫助1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二是針對城鎮老舊小區居民住房改善需求,加快形成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機制。“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三是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應保盡保。


      四是多種手段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讓更多就業群體享受住房公積金服務。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分別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47萬、60萬和40萬套(間),均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45%左右;40個重點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約26%。


      研究制定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邦華說,規劃從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角度,對兜底性養老服務、普惠性養老服務和生活性養老服務進行分類指導。


      在兜底性養老服務方面,強調政府承擔供給主要責任,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和服務質量達標工程,鼓勵有條件的設施向低保、低保邊緣、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和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老年人提供低償和無償集中托養服務。


      在普惠性養老服務方面,強調政府支持增加供給,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推動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設施,推進培訓療養資源轉型發展普惠養老服務。


      在生活性養老服務方面,促進養老服務與相關服務業融合發展,形成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和社會效益比較顯著的產業集群和聚集區。


      “研究制定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加快兜底性、普惠性養老服務發展和制度設計。”他說。


      嚴禁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教師


      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務,是規劃部署的重點任務之一。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負責人晁桂明說,在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方面,繼續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0%以上。


      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方面,加快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推動建立與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


      在提升縣域普通高中整體質量方面,嚴格執行公民同招和屬地招生,堅決遏制優質生源過度流失。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司長宋莉說,將進一步增加兒童醫療保健服務供給,持續強化兒童疾病防治工作,不斷擴大普惠性托育服務。到2025年,努力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


      組織開展人社領域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


      規劃提出,組織開展人社領域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常海莉說,已選取吉林、浙江、湖北、海南、四川、重慶、云南7省(市)先行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層級覆蓋省、市、縣三級,試點類型包括綜合試點、專項試點和區域協同試點。試點實施周期為一年。


      她說,試點圍繞涉及人社領域的18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開展國家標準的落地實施。一是制定事項清單,將18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細化為116個具體服務事項。二是細化實施標準,確保人民群眾應享受的服務“應有盡有,承諾必達”,應享受的待遇“應發盡發、應保盡保”。三是強化共享協同。四是動態調整公開。(記者 安蓓)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陽光,照耀每一個角落——這些基本公共服務“溫暖”老少邊窮地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的支持,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無論是雪域高原,還是偏遠山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發展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
      2021-04-21
    • 這份國家承諾清單,每一位公民都享有

      這份國家承諾清單,每一位公民都享有

      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2021年版國家標準有何特點?如何落實?國務院新聞辦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作出回應。
      2021-04-30
    • 關系你的住房、養老、醫療……官方詳解基本公共服務“國家標準”

      關系你的住房、養老、醫療……官方詳解基本公共服務“國家標準”

      記者21日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20個部門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明確現階段國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基礎標準,涵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共22大類...
      2021-04-23
    • 2025年,更好的公共服務便利可及

      2025年,更好的公共服務便利可及

      到2025年,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2022-01-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