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0年來,雙方持續深化經貿務實合作,構建了內涵豐富、充滿活力、互惠互利的經貿關系,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特別是2013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深化中國和中亞國家的關系注入了巨大能量,使雙方經濟關系更為密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為核心,助力中國和中亞國家全方位雙邊和多邊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政策溝通方面,依托常態化的高層互訪和政府間合作機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努力尋找中國與中亞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契合點,實現與中亞國家發展戰略的務實對接,同中亞國家簽署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的雙邊合作協議。
在設施聯通方面,中國與中亞國家積極推動六大經濟走廊之一的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在鐵路、公路、航空、能源、電力、信息等領域開展合作,催生了新經濟增長點。中國參與的雙西公路、中吉烏國際公路、瓦亞鐵路、安帕鐵路等,有助于鞏固中亞地區多式聯運一體化。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保障了供應國、過境國、消費國的安全和發展,成為歐亞大陸的“資源血脈”。
在貿易暢通方面,雙方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國已成為中亞地區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國和投資來源國之一。1992年至2019年,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從4.6億美元增至463.4億美元,增幅達到100倍。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數字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和綠色絲綢之路蘊藏著充沛活力。
在資金融通方面,雙方也取得了明顯進步。貨幣互換協議的簽訂為擴大人民幣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設立海外子行、收購外資銀行股權、投資建設金融機構等方式,推進了在中亞地區的金融網點布局;本幣結算、人民幣與他國貨幣直接掛牌交易、跨境人民幣直接清算網絡等相繼推進;亞投行、絲路基金、中國-歐亞合作基金、中哈產能合作基金等金融平臺,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新的資金渠道。
雙方在文化、教育、科學、衛生、旅游等領域的交流也日益活躍,推動了人文領域的合作,促進了民心相通。
未來,中國與中亞國家將擘畫合作新藍圖,暢通合作渠道,提升合作水平,放大合作效應,推動雙邊和多邊合作再上新臺階。(周武英)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