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呼吁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履行國際環境條約提供支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03





      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日呼吁發達國家兌現在各公約機制下的出資承諾,加大資源投入,為發展中國家履行國際環境條約提供全方位支持,將政治承諾轉化成有效行動措施,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目標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黃潤秋在內羅畢時間當天下午在線參加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與多邊環境協定領導者對話”會議發言時作上述表述。


      他表示,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是推動國際環境條約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作為最大的發展中環境履約大國,中國高度重視并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化學品管理、臭氧層保護、汞排放等履約領域,全力支持公約秘書處工作,如期完成各項履約目標和任務,為全球環境保護做出重要貢獻。


      多邊環境條約是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污染全球三大環境危機的主要框架。為推動更好落實各環境公約,黃潤秋建議,一是重視發展中國家關切,強化履約能力建設,中方愿與各方分享有關履約的經驗做法,同時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作用,共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二是加強生物多樣性、化學品和廢物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公約的主流化,將公約各項目標要求內化到國家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確保各公約在國家層面切實實施;三是強化“里約三公約”、化學品和廢物等公約之間目標協同、任務協同、路徑協同,形成良好的國際履約協調合作機制,協同推進公約進程。


      “2021年中國成功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通過‘昆明宣言’。中國宣布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等東道國舉措,體現了對多邊環境條約實施的責任擔當。”黃潤秋說,中國將繼續發揮好主席國作用,穩步推進COP15第二階段會議籌備,推動達成兼具務實與雄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遏制和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貢獻力量。同時也希望各方在公開、平等、透明、包容的原則下,廣泛開展對話與磋商,努力擴大共識,推動構建公正合理、各盡所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


      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2月28日至3月2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的代表、來自世界各地的商界領袖、民間社會團體和環保人士通過現場會議和線上會議的方式共同參會。(記者:白林 黎華玲  參與記者:高敬)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